過去我們在聊中國人移民海外的原因時,總會提到一個重要的觀點是國外的免費醫療制度,但經常能收獲不少人的嘲諷。他們揶揄的原因也很簡單:免費醫療效率低,需要排長隊,還等不到看醫生呢,病都痊愈了,有的說是病人都死了連醫生都面都沒見到。反正怎么夸張怎么來就對了,不得不說,確實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實真的有那么嚴重嗎?外國的“免費醫療”是否真的有如此不堪?
一、加拿大醫療制度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醫療制度,任何國家的醫療資源分配都無法在效率、時間、金錢這三個維度上面面俱到。
以加拿大為例,大部分病癥其實是不需要去急診室的,而是可以就近獲得醫療服務,比如診所、家庭醫生或社區健康中心,這些都是免費醫療體系的一部分。通過這樣的分級診療系統,常見病和慢性病患者可以在社區層面得到及時的關懷和治療,而不是蜂擁至大型醫院,這樣一來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效率。
而且看病速度的快慢一般取決于病情的緊迫程度,比如重病、車禍、癌癥一類的,那么絕對是第一優先的。所以就經常會出現病人排著隊,卻發現突然有人"插隊"的情況,這種"插隊"并不是因為誰有權有勢,而是基于醫療緊急程度的客觀評估。比如,一個急需手術的癌癥患者,自然會比一個只是來檢查常規病情的人更早得到治療。這樣的制度安排,確保了醫療資源能夠首先滿足最緊急的需求。那么這時候,對于來做常規病情檢查的病人來說,當然就會顯得“不那么公平”,這也是網上很多國人詬病國外免費醫療的地方。
二、免費醫療的本質
免費醫療,免費醫療,著重的就是“免費”兩個字。說白了,一個人在加拿大看病,可能會死于庸醫誤診,可能會死于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也可能會死于各種醫療事故,但絕對不會死于“看不起病”。這句話,道出了免費醫療的核心價值,那就是保障最基本的醫療權利,不讓任何人因為經濟原因而放棄治療當然,免費不等于沒有成本,加拿大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巨額資金用于醫療保障,這筆錢最終還是來自于納稅人。所以你會看到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都在吐槽加拿大物價上漲、房價貴,其實很大一部分占比就是稅收,而這些稅收也在源源不斷地支持著國家的醫療體系和其他公共服務。上到一國總統,下到街邊流浪漢,享受的都是同樣的醫療待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免費醫療就是是一種社會福利,大家共同承擔成本,也共同享受福利。而對于那些習慣了國內“花錢買服務”的思維方式的人來說,可能很難理解這種“大鍋飯”式的醫療制度。
國內的醫療效率確實高,看病檢查一套流程下來,一天甚至一個上午都能搞定,我有很多加拿大朋友,甚至都會定期跑回國看病。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高效率的代價背后成本也是高昂的,所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悲劇也是屢見不鮮。因此對于那些收入不高、無力承擔高額醫療費用的人而言,免費醫療無疑是雪中送炭,是生命的保障。
說一千道一萬,免費醫療制度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不能因為它的一些缺點就全盤否定,也不能因為它的一些優點就盲目追捧。至于那些為了免費醫療而移民其他國家的人,理由也不復雜,他們愿意在醫療上犧牲效率和時間,來換取一個親人或自己患重病時不會因經濟負擔而絕望的安心,僅此而已。
更多加拿大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官方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添加小助手微信:maxzixun 咨詢,還可以免費領取一份《普通人如何移民加拿大》手冊,另外麥克斯出國移民專家還能1對1為您制定的專屬移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