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收到過不少網友駁斥移民的言論,其中比較普遍的一句質疑是:“在國內都混不好的人,移民到國外就能混得好嗎?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能混得好!”言下之意就是你這個人沒本事,在國內混不好,移民到國外也一樣失敗,趁早斷了這個念想吧!乍一聽確實有那么一番道理,從小在國內成長的人,對身邊的語言、文化、行事規則都耳濡目染。在熟悉的環境中都混的不咋地,突然到國外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所面臨的挑戰可不小,想要成功不更是難上加難?但仔細想想,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著名的案例,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2018年,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有名叫張小平的科研人員離職了,本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最后卻引起軒然大波。原來這個張小平原來在所里的時候,表面上只是個不起眼的底層科員,平時兢兢業業搞科研,年薪也只有區區12萬,但卻掌握著火箭發射的核心機密和技術。所里的上級覺得他不過是個小科員,沒什么影響,所以也就批了,最后張小平入職了一家北京的私企,年薪高達百萬。沒想到過了幾個月以后,因為張小平的離職,導致了研究所火箭發射項目遲遲無法進行下去,主管們才不得不發公告催他回來。所以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價值也能得到不同的體現。如果張小平繼續留在研究所,可能一輩子就是就是個不知名的底層小員工,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中,個人價值得到認可,就成了年薪過百萬的大佬??赡苡械娜藭f了,張小平本身就是優秀人才,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但怎樣才算“金子”,不同的地方定義可是不同的。
再舉個普通人的例子吧,2023年全國高考,上??忌?.2萬人,本科上線率為79.19%;而河南的考生為131萬人,本科上線率46.86%。很明顯,河南考生和上海考生面對的就不是一個級別的競爭,同樣的分數,在河南你需要跟一百多萬個人競爭,但在上海只需要跟五萬多個人就行了。河南考生上不了大學,是因為他們不努力嗎?很顯然不是。那么如果一個河南人到上海打拼,在當地安家落戶,孩子有了上海戶口,順理成章在上海參加高考,是不是相當于逆天改命了?甚至于很多家長會拿個香港身份或者其他國家的綠卡,讓孩子能夠有資格參加華僑生聯考,避免卷入高考這條獨木橋,只要考400來分 就可以上國內的985/211名校。
移民就是這樣的道理,所謂樹挪死,人挪活,其實也是老祖宗教給我們的道理,沒必要如此敵視。最經典的案例就是馬斯克,馬斯克出生在南非,一個白人和黑人矛盾異常尖銳的國家。他年輕時對科技充滿熱情,但南非當時的科技環境并不足以支撐他的抱負。因此,他決定移民到加拿大,隨后又前往美國深造和創業,在美國,馬斯克得到了他所需要的環境和資源,他的才華得以充分展現。他先后創辦了Zip2、SpaceX和Tesla等公司,每一次創業都顛覆了所在行業,推動了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馬斯克的移民經歷和成功故事,是對于那些質疑移民價值的人的有力回應。它證明了移民不僅可以為個人帶來新的機會,也能為接收國帶來創新和經濟增長。
所以回到開頭,我們可以說“在國內都混不好的人,到了國外也一樣失敗”這種言論其實是有失偏頗的,原因它太過于強調個人能力的決定性作用,而忽略了環境因素對個人發展的巨大影響。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是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的,不同的環境能提供不同的資源、機會和挑戰,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評論區交流一下!
移民并非是一條平坦大道,總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但麥克斯出國會全程為您保駕護航,用我們的專業和多年的辦理經驗為您移民路上的諸多問題。如果您有移民的打算,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微信添加小助手:maxzixun 進行咨詢,我們會根據您的條件為您做一個詳細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