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社會福利制度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較為健全和完善的管理體制, 對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以及吸引新移民起到了積極作用。過去香港長期在經濟上實行低稅率不干預的自由港制度, 政府對社會福利的承擔很有限,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 香港經濟高速發展,人口數量伴隨著大規模的移民潮而劇增。
隨著各種各樣社會問題的出現,社會服務需求增加,要求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呼聲也越來越高。60年代中期以后, 香港開始逐步建立起向低收入者和弱勢群體提供援助的社會福利計劃。1965年香港政府發布了第一個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標志著香港社會保障事業的真正進入發展階段。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香港教育及醫療保障制度
教育
1.香港推行九年強迫免費教育。香港法律規定:在政府為每一適齡學童提供學位條件下,每一兒童的家長都承擔其子女入學接受文化育的義務。從 1971年開始,香港政府實行小學全部免費教育,1978 年 9月開始,又為所有小學畢業生提供初中學位,并在大部分官立及資助中學取消了初中各級的堂費及類似的費用, 從而實現普及的初中教育。有的學校還提供學童交通車及免費午餐的服務。
2.政府的財政預算把教育列為優先考慮的一個項目。教育經費自1975-2004年平均占財政預算的17%,教育開支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平均為3%,教育經費開支的比例,已接近甚至超過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瑞士等發達國家水平。
3.注意應用技術類教育和成人職業教育。為了適應工商界的要求,港府注意發展各種類型的工業技術教育,以培養技術員及技工。由政府夜學部等多個機構推動下,現每年香港有萬人報讀各種成人職業技術教育課程, 他們都得到政府的資助。
醫療福利
香港社會的醫療衛生服務,是香港社會福利的主要項目之一,港府為了配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逐步改善對市民的醫療衛生服務,在增加醫療機構的同時,注意擴充設備,提高防病治病的水平,使醫療衛生事業走向普及和現代化。醫務衛生署在1977年開始實施醫療服務分區化。區域性中心醫院作為該區醫療服務的總樞紐和聯絡中心,配以地區醫院,普通診所和??圃\所,組成綜合的區域醫療服務網。香港市民只要持身份證, 繳付低微的費用,便可獲得政府醫院和政府補助醫院的醫療服務,一般收入低下的居民,及一些中等收入的市民大都在這兩類福利性醫院就診。
香港社會福利主要體現哪幾個方面?
1.老年保障方面:政府公務員享有長俸(或年積金)、 恩俸等
2.失業保障方面:一些私營公司和社會公用事業機構的雇員享有公積金或年積金,雇員主要享有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破產欠薪保障,部分雇員享有公積金或年積金,被解雇時可領??;政府公務員被辭退,亦可領年積金
3.在工傷方面:雇員主要享有工傷死亡賠償, 傷殘賠償和職業病賠償
4.在醫療保障方面:雇員主要享有疾病假期和醫療津貼。在生育保障方面,女性雇員主要享有分娩假期和分娩期工資
5.在福利方面:雇員主要享有有薪假期。政府公務員及一些社會公用事業機構人員還享有房屋津貼,子女受教育津貼等
6.在收入保障方面:凡收入低于公共援助計劃厘定標準的個人或家庭,可獲得包括基本援助金,長期個案援助金,老人補助金,傷殘補助金等公共援助的現金補貼
7.在災害保障方面:災民可享受現金援助和物資援助,包括喪葬補助、死亡補助、傷殘補助、受傷補助和臨時補助、提供急需食品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臨時住所
8.在暴力及執法傷亡保障方面:凡遭受暴力罪行或因執法而意外傷亡的人士及死者家屬,均可享受現金賠償
9.在交通意外傷亡保障方面:凡因交通意外傷亡的人士及死者家屬,均可享有援助金
文章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