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移民很復雜,各類政策眼花繚亂;移民也很簡單,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的遷徙。專注科普怎么移,把復雜的移民變成簡單的語言清楚地說給你聽,歡迎關注最最靠譜的移民公眾號--【移民研究所】
最近廣深港高鐵開通了,作為國家“大灣區一體化”戰略的一部分,內地和香港的關系,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緊密。大所長覺得可以給大家聊一下香港的移民政策,有朋友可能會說,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樣的移民有什么意義?
拋開教育、醫療這些傳統的因素不談,香港身份,給那些有移民需求,但是又不想放棄“中國身份”的人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不僅提供著高薪的工作機會,也讓港人進入大陸或國際上的高校更有優勢。歷年的華僑和港澳臺聯合招生考試,400分就可以達到一本高校錄取分數線,相比大陸考生,考試難度大大降低。除此之外:
1.護照優勢明顯,免簽地區廣泛:香港可以免簽證的國家地區大約170個,前往英/法/德/日/韓等國家都不需要再另外申請簽證
2.香港不承認,但是接受雙重國籍:香港名義上是不允許雙重國籍的,但港人依然被默許可以再拿到其他國家的護照,作為通行使用。
所以憑借目前香港的特殊性,可以實現“中國身份”和“海外身份”之間的完美平衡。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香港的“優才計劃”,優才計劃全稱“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作為香港政府全球人才引進的一種渠道,已經有10多年歷史,像李寧、孫儷、郎朗等名人都是通過“優才計劃”獲得的香港身份。這些在行業/國內/國際上獲得過重大影響的名人,是可以通過“優才計劃”的“成就計分制”,直接拿到香港身份的。但對于大多數來說,另一種篩選機制:“綜合計分制”更為實用。“綜合計分制”主要通過對申請人的年齡、學歷、語言能力、工作經驗等6項綜合因素進行打分(具體打分表可以私信小助手領取),總分225分,得分在80分以上,就算作及格,獲得申請資格。
香港政府會每個季度篩選一次,選出他們想要的人才,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中介會挑選95分以上的客戶進行遞交, 得分低于95分,被香港政府篩選出來的可能性較低。一旦成功被篩選出來后,香港政府會給你2年+3年+3年的“居民身份證”,這期間除了不可以選舉和申請香港特區護照外,和本地香港人享受一樣的待遇。如果想進一步獲得香港護照,需要在拿到“居民身份證”7年后才可以申請。
什么樣的申請者更容易通過?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香港對人才的定義。香港對于人才的篩選,分數只是其中之一的參考指標, 除此之外你的專業是否屬于香港所需要的,你在專業領域是否屬于top級的人才,都是會作為政府考量的重要因素。優才的整個評估團隊由《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咨詢委員會》的主席和18名成員組成,最近的是到今年9月份,已經篩選了48期,以最近幾次的結果來判斷,大所長見到的獲批有以下幾類:
1.工作經驗并不豐富,但有名校學歷的海歸
2.國內房地產行業、通訊行業、互聯網行業高級管理人士
3.國內物流、金融、法律等專業類人才
當然還有大量優秀人才也獲得了成功,但以目前統計結果來看,申請成功率并不高,我們建議以下兩類人可以著重考慮:
1.QS等權威機構排名前100的高校畢業生,這一類人才可以額外獲得30分的學校加分,足以說明,教育背景,是香港政府非常看中的
2.符合香港緊缺職業列表的相關人才,香港政府專門列出了11個職位清單,似于游戲軟件開發、科技類人才、金融和互聯網人才等等,這些也可以獲得30分的加分,以現在就業市場看,這些職位在香港也都屬于薪水很高的崗位。
最后,過去多年,每年獲批來港的優才都遠低于每年1,000人限額。也就是說,目前申請者是完全不用擔心名額緊缺的問題, 如果你符合前面的打分條件,或者屬于業內較為出色的人才,而且對香港有興趣,完全可以嘗試。而且以目前近幾期的篩選結果來看,人數呈現逐步遞增的趨勢。2018年至今篩選了三期,已經篩選了367人,全年預計會接近500人。
可以看到,2015年后,香港對于人才的需求一直在擴大,這背后也隱含了香港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危機。要知道過去30年,香港人口每年增長還不足1%,以至于目前65歲以上人口數量,已經接近總人口的20%。這是香港政府面臨的一道現實難題,對于前面提到的優秀的申請者來說,現在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