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上篇的朋友們,已經了解到了美國教育能在全球保持長久領先地位,還是依賴其獨立自主、兼容并包、自由競爭的生態機制。這種先進的教育模式令很多學者趨之若鶩。上篇也談論了不少關于美國的教育環境的相關內容,本文麥克斯出國接著帶大家科普美國教育方面的更多知識。
一、擁有國際視野,及早接觸前沿科學問題
世界一流大學都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他們及早了解科學的最前沿問題。首先,讓自己學校的世界一流大師站在教學第一線,讓剛入校的學生就能零距離接觸世界級大師,消除神秘感,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樹立遠大的志向。
其次,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學校組織高水平的國際會議。這些與會者除了報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外,還與大家討論哪些是本領域的最前沿問題。如果一個人能在讀書期間就能接觸這些杰出學者,開始思考本學科的最前沿問題,肯定有利于日后做出革命性的成就。
二、五花八門的學術團體和讀書會
課堂只是大學學習的一部分,世界一流大學里五花八門的學術團體組織的各種活動,也成為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斯坦福大學的每個系科的學術團體,幾乎天天都組織學術講座,像計算機系,從中午12點到下午6點,每個時間段都安排有學術講座。這些學術活動又分等級,有的是針對同方向的少數專家的,有的是針對本系所有師生的,有的則是面向全校的乃至對社區大眾公開的。
針對大眾的講座,即使數學、物理、生物這些高深的學科,一般人也能聽得懂。我的經驗是,不管聽什么講座,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得。
三、中等偏上的薪酬保障和科研成果轉化辦公室
美國大學教師的平均薪酬在整個國民職業體系中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據2015年國勞工部發布的《全美職業就業與收入評估》數據顯示,大學教師平均年薪為77480美元,折合人民幣53萬余元。其中講師薪酬偏低大約大5萬美元,助理教授的年薪約8萬美元,副教授8-10萬,教授12-18萬美元。
除此之外,在美國1980年《拜杜法案》的激勵之下,美國高校不斷加強自身科研轉化能力,很多大學紛紛成立科研成果轉化辦公室(OTL),概念證明中心(POCC)等相關機構,并培養了一大批懂科研、懂法律、懂商業的技術轉化職業經理人,這些職業經理人會幫助教授的科研成果有效實現商業市場轉化。教授只需在學校安心從事研發即可,節省了大量的寶貴時間與精力,同時還能獲取豐厚的商業利潤收入。
四、透明的師資公開選拔機制
美國高校沒有全國統一的管理制度,各州可自主制定高等教育法及其相關管理規則。公立大學一般歸口各州的議會和州政府主管,但學校具體的管理權限主要交由高校董事會,私立大學則完全由校董事會領導,不受政府部門控制。美國各高校間,通過充分的行業競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師資管理模式,并促使高校教師職業本身在美國社會中形成了較高的社會聲望,從而不斷吸附社會精英人才加入其中。
為有效保證學校師資水平,美國高校普遍實行教師公開招聘制以及嚴格透明的招聘考核程序。教師招聘信息告必須要刊登在本專業的雜志、公開發行的報紙或知名網站上,一個高校教師職位往往會吸引來幾百名名應聘者。學校還會成立專門的跨部門考評小組,按照提前公布的考核程序對應聘者逐一考查。
五、嚴格的淘汰機制
經歷了過五關斬六將之后的新入職年輕教師,又要立即面臨美國高校“非升即走”的巨大工作壓力。新入職的教師要與學校簽訂一份包括了聘用職稱、科研與教學要求、聘期、工資、福利等詳細內容的聘用合同,雙方需共同嚴格遵守聘約。如果教師在任期滿后,其教學、科研成績沒有達到要求,未能得到晉升,就必須離開學校,另謀他職。
美國高校教師職稱共分為:助教(Instructor)-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Professor)。為了有效穩定學校教師骨干,美國高校還普遍實行終身教授制(Tenure System)。一位教師一旦被確認是優秀的教授,將會獲得終身聘用。學校會為終身教授提供長期穩定的教學和研究機會、永久的就業保障和穩定的經濟收入。
六、設施先進
美國高校的信息數據化程度較高,師生入校后每人會得到一個校園ID號,個人在學校中的所有相關數據信息與服務都會與這個ID號綁定。憑借這個ID號你可以在學校任意一臺電腦上登入自己的電腦桌面以使用校園云服務,可以隨時在校內外使用在線軟件、數字學術期刊、lynda等網絡在線課程、選課、作業提交、校內郵件服務、圖書借閱、餐廳消費乃至電子產品折扣等多種服務。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zixun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