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還在納悶,怎么排期遲遲沒有出來,因為按慣例,這個時間點移民局應該早早就放出消息了,可一直沒有動靜。
今天周六一早剛起床,就看到最新排期表出爐了,原來是在憋個大招。
美國新財年10月的排期已經新鮮出爐:
EB-3非技術:2017年12月1日,前進214天
EB-1:2022年12月22日,前進37天
EB-2(NIW):2021年4月1日,前進107天
EB-3技術類:2021年3月1日,前進90天 這次的結果基本符合我們之前在文章《端倪已經顯現:普通人移民美國再次迎來黃金期?》里說過的預測,但實際幅度比預想更大,尤其是EB-3非技術,直接前進了七個月多一點。
要知道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EB類的排期普遍都是緩慢挪動,EB-1甚至一度停滯,這次突然拉開這么大幅度,著實讓人驚喜了一把。
那么是不是形勢要徹底轉好了?是不是意味著以后都會這么快?今天來分析分析。
排期的前進,背后是配額和需求的再平衡。
美國移民配額的總盤子沒變,職業移民每年14萬張左右,按類別和國別分配。中國申請人因為需求大,排隊長,這是常態,但每年不同類別之間會有騰挪。
個人認為幾個可能的原因如下:
新財年開始,移民局需要激活申請池,把遞件量推上來,好全年均衡發號。10月往往是“放水”的時點,這次EB-3非技術走得快,和這一點有直接關系。
家庭類(FB)移民名額消化不足,剩余名額溢出到職業類,這是過去幾年經常發生的情況。今年中國大陸FB移民發放數量偏低,間接讓EB類受益。
過去兩年EB-2和EB-3之間有大量“降級”“升級”操作,兩個池子的水位此消彼長,新財年要重新調節,結果就是一方出現明顯前進。
美國用工市場依然緊缺,尤其是低端勞動力。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不愿意做苦活累活,這個缺口不會因為AI發展就消失。EB-3非技術本質上補的就是這塊缺,政策端更敢于放開。
所以這次排期的普遍前進,看樣子就是結構性調整、配額釋放、市場需求疊加的結果。
接下來說說對大家的實際影響。
第一,排期靠前的申請人,現在可以加快動作。材料沒準備齊的趕緊補齊,尤其是體檢、無犯罪證明這些耗時的東西,不要拖。移民局一旦給你窗口期,你能否第一時間遞件,差別非常大。
第二,優先日接近的人,不要光盯著排期數字興奮。要明確自己用的是表A還是表B。表A是能不能拿到簽證,表B是能不能先交材料鎖定位置。經常有人搞混,結果耽誤了時機。
第三,優先日還比較遠的申請人,不要泄氣。一次前進214天,看上去很振奮,但未來也可能倒退,排期就是這樣反復波動的。
與其每天盯著數字,不如早點遞交,把優先日鎖住。就像買票,先拿到號,才有資格排隊,等的過程再長,至少心里有數。
第四,家里有孩子的要格外注意。子女在登陸時不能超過21歲,這是硬性規定。
CSPA的凍結機制能幫你延緩一點點,但能不能卡住,關鍵還是要看排期和遞件時間的配合。現在如果孩子年齡已經比較大,更要提前規劃,不要等到排期快到時才慌亂。
第五,如果你人在美國,可以考慮I-140和I-485并行申請,配合EAD和AP,能給你更多靈活性。
人在國內的申請人則要關注領館排期和產能,有時候進度并不完全同步。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要把這次的214天當成“拐點”。移民排期的邏輯,過去二十年都沒有變過,未來也不會輕易改變。
美國的移民總量基本穩定,各類之間挪騰一下是常態。對申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策略: 盡早遞交,把優先日鎖住。
結合自己情況,選擇EB-2還是EB-3,必要時考慮降級或并行。
不要等到政策有利時才匆忙準備,材料準備是長期工作,要平時就打好底子。
把眼光放長遠,移民是給家庭未來的一次布局,不是賭運氣。
移民這條路,從來就不是看一時的快慢,而是看能不能穩穩走完。37天也好,214天也罷,數字背后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調整。
真正能決定結果的,是你是不是早早把位置鎖住,是不是認真準備了材料,是不是在機會來的時候能第一時間遞上去。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