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個讀者留言問我:“M叔,我的EB1A的I-140剛批了,是不是接下來就只剩走流程了?”
這個問題,我其實特別理解,畢竟140過了,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坎兒。能走到這一步的,大多是一路小心翼翼、披荊斬棘過來的,突然批下來,不少人都會覺得是不是可以松口氣了。
但我的回答是——你可以松一口氣,但不能徹底放松。
咱們先說最理想、也是最順利的情況。如果你人在美國境內,并且身份是合法的F簽、H簽之類的,你可以選擇提交I-485身份調整申請。
這一條路徑相對“穩”,一旦140批了,485只要準備好基本材料,比如體檢、無犯罪、出生證明、婚姻關系、公證件之類的,只要資料齊,審查干凈,一般問題不大,接下來就是等綠卡卡片寄到手上。
但凡事都有個“但”。我們不能只看順利的那一面,也得看看萬一不順會出什么岔子。
第一種情況,是你不在美國,或者在美國但打算走“領事程序”(CP,即Consular Processing)。
那你就得去面簽。面簽這一步,說實話就不像485那樣穩了,尤其是你在申請材料中寫得有點“用力過猛”的,比如推薦信寫得太夸張、科研成果包裝得太理想化、或者有材料和真實情況存在差異的,那移民官當場給你刨根問底,是很正常的操作。
面簽的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材料不自洽,比如工作經歷和學歷沒對應清楚,推薦人背景有瑕疵等。
二是你的“動機”和“未來計劃”講不明白,移民官問你來美國打算干嘛,你一臉茫然,或者說出“先看看再說”這種不著調的答案,人家當然懷疑你是不是用EB1A當跳板。
還有一些朋友因為某些“歷史問題”被卡,比如:
有過身份Gap(比如旅游簽轉學簽之間空檔太長);
之前申請過庇護、抽過H1B但是被拒;
或者配偶、子女材料出問題,出生證、公證件不符合要求;
甚至有些人DIY過程中漏掉了材料、沒交體檢、地址寫錯了……
這些都可能被直接RFE(補件)或者更嚴重的情況——DENY(拒絕)。
我見過一個客戶,明明140批了,結果485被拒,原因是I-693體檢表過期了。
當時他想走個“快速通道”,提交前就做了體檢,結果I-485審核拖了大半年,移民局一看體檢報告過期了,直接給拒了。你說冤不冤?
還有一個常被忽視的點是:無犯罪證明。尤其是準備走CP面簽的朋友,部分國家開無犯罪記錄非常繁瑣,甚至還涉及翻譯、雙認證。
有些人壓根沒準備好,一通耽誤,導致錯過面簽窗口,還得重新排期、補文件。
再說得嚴重點,140雖然通過,但移民局并不會完全“放過”你,他們只是承認你過去的經歷和成就達標,但不代表他們相信你未來就一定能對美國有“實質性貢獻”。
這點在EB1A的面簽時尤其明顯。所以,如果你未來的發展方向模糊,甚至你自己都答不上來要去哪個公司、從事哪個領域,那很可能就會被質疑你申請這個類別的合理性。
那是不是說485就百分百安全嗎?也不是。
你提交I-485之后,如果地址更新不及時、體檢報告時間點掌握不準、甚至律師交錯了表格版本,移民局照樣能搞出幺蛾子來。
更別說現在移民局審理壓力大,審案官素質也參差不齊,有時候真的是誰碰上誰倒霉。
所以我常說,140批下來只是個節點,不是終點。
就像你考上了大學,不代表你一定能順利畢業,更不代表你畢業后就能找個好工作。
移民這件事,從來都不是靠運氣,而是靠理解、準備和執行。
你要做好準備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
無犯罪記錄開具是否順利;
是否能在合理時間內準備好全部公證材料;
體檢報告是否在有效期內提交;
是否打算長期在美國生活(尤其是走CP路徑的人);
家庭成員(配偶、子女)是否也滿足同步申請條件;
是否愿意面對移民官的提問、并有合理回答。
說到底,EB1A是門檻高、但性價比也很高的一種方式。只是別把140當成終點線,把后面的環節都看成走過場。一旦心態松懈,很容易功虧一簣。
如果你已經拿下140,那恭喜你,說明你已經走到了門前。現在要做的,是擦干凈門把手、準備好鑰匙,別在推門的時候被卡住。
移民這事,不能靠模糊期待,要靠清晰路徑。所長一直建議大家,凡事做兩手準備,有Plan A,也要有Plan B,不要等出了狀況才臨時找補,那時候往往代價更大。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真正穩妥的移民方式,不是看你能不能過,而是看你準備得有多充分。
更多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