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號,日本政府正式成立了一個叫“外國人事務局”的新機構,如果你不了解這個背景,可能會以為這是為了更好服務外國人,因為聽起來還挺正面的。但真要深入看細節,恐怕這并不是什么好兆頭。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成立儀式上親口說了一段話,說是“部分外國人犯罪、擾民行為,以及制度的不當利用,讓很多國民感到不安。” 這次設立新機構就是為了加強出入境管理、防止外國人逃避繳納社會保險、買地擾亂國土利用,還要求政府各個部門、地方之間要共享外國人信息,隨時調整政策。
說白了,就是把“管控外國人”提到了國家層面,看到這里,其實我心里第一個感受是:日本的移民政策恐怕真的要收緊了。
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這也不是壞事,誰讓有些人來了日本不守規矩、惹是生非。
但如果你翻一翻真實的數據,會發現情況并沒有那么簡單。根據日本法務省的數據,日本刑法犯罪的數量在過去20年是斷崖式下跌,從2002年的285萬起案件降到了2021年的不到60萬。
與此同時,日本的在留外國人數量卻從2000年的170多萬人漲到了2020年的將近290萬人,比例也從1%多漲到了3%左右。
你說人多了,治安是不是差了?按直覺來說是這樣的,但事實是反的。
不僅沒有變差,反而是越來越好了,這就是數據和體感之間的巨大反差。
體感為什么會這么偏?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是社交媒體時代,一旦有外國人涉案的新聞,就會被放大傳播,哪怕是極個別事件,也會在網上形成“遍地都是外國人惹事”的印象。
這種印象一旦形成,就很容易變成政策推動的輿論基礎。
所以從治安角度說,日本目前壓根沒必要大動干戈,但現實情況是現在日本政壇風向變了,這次成立外國人事務局,其實背后還有一股保守勢力在推動。
以“日本人優先”為口號的參政黨,目前已經排到了日本政黨支持率的第四名,崛起速度非常快。
他們提出限制外國人入境、限制外國人享受社保、反對發放生活補助,幾乎和特朗普“美國優先”那套如出一轍。
而且關鍵在于,他們這次影響了所有主要政黨的選舉策略,現在連本來態度比較溫和的政黨,也開始在演講中頻繁提到外國人議題,明顯是受到保守選票壓力,這就值得警惕了。
一旦輿論和政策轉向“限制外國人”,我們可以合理預判,日本接下來的移民政策可能會逐步收緊,尤其是一些門檻原本就不高的簽證,比如“經營管理簽證”這種。
要知道,現在辦這個簽證,只需要在日本投入500萬日元(約25萬人民幣)注冊一家公司,租個辦公室,走一套流程就能拿到1年簽證,很多人哪怕沒有實際經營項目也能先拿身份再說。
這樣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網上有人說,日本下一步很可能像新加坡一樣,直接把經營管理簽證門檻提高一倍,甚至只接受高凈值客戶。
因為你再看新加坡,門檻高得離譜,但人家精英愿意去,政策也收得住。
但問題來了,日本和新加坡相比,又不完全一樣。 新加坡本來就小,靠金融靠外資,對普通勞工的依賴程度不高。
而日本不一樣,制造業、服務業、建筑業都要人,尤其是在地方城市,很多烤肉店、便利店、卡拉OK、甚至建筑工地,如果沒有外國人,現在可能就干不下去了。
所以日本也清楚,他們既要外籍勞動力,又想選客戶,只能左右搖擺。
如果日本把門檻提太高,可能吸引不到人,但如果維持低門檻,又容易被貼上“身份倒賣”“簽證掛靠”的標簽。
這其實就是目前很多國家推出的數字游民政策所面臨的尷尬處境:
門檻低了,來了很多“混日子”的;門檻高了,那些真正能達標的人反而覺得“我為什么不去澳洲、新西蘭、美國?”,貨比三家嘛。
回到開頭,這次成立外國人事務局,表面上說是要共享信息、修訂制度,但在目前的政治氣氛下,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是下一波移民收緊的準備動作。
對于想通過日本移民的朋友來說,我的建議很簡單:
如果你是走投資類、經營管理類簽證,而且已經在籌備中,那就別再猶豫了,趕緊辦; 如果你還處于觀望狀態,想“等等看政策會不會變好”,那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未來日本可能會更注重申請人是否“真的在經營”、是否“有實際業務”,甚至每年續簽還得詳細說明做了哪些經營活動; 如果你只是掛名開公司、房東收租,未來通過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移民這事,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時間窗口的問題。早走一步,可能省心省錢,后知后覺,就得拼運氣。
如果你也有日本身份規劃的打算,現在就是一個必須要認真評估、快速決策的時間點。 未來政策怎么變,我們控制不了,但現在能做的事,別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更多移民信息,歡迎關注麥克斯出國官方網站,為您提供最新的、最全面的移民咨詢。如果您有移民打算,我們秉持誠信和客戶至上的理念,嚴格根據申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專業的移民計劃,切實做到項目資料最完善、申請材料最規范、性價比最優,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微信添加小助手: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將為您免費制訂一份專屬的移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