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我陸續接到不少朋友咨詢perm的事。
有的是已經拿到了H1B,準備走雇主擔保綠卡的;有的是跳槽到大廠后發現公司HR遲遲不啟動流程;還有的是干脆被裁員,perm被中斷,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
有一位朋友跟我說,他在一家大廠的perm流程原來預計兩年搞定,現在HR居然說可能要等三年甚至更久。
原因是人太多,排不過來。 說實話,這種情況我們麥克斯出國不是第一次見了。每年年初裁員潮一來,原本排得挺順的perm流程,瞬間就停滯了。
整個移民辦公室人心惶惶,batch perm直接叫停,律師也不動了,申請人連問一句話都得等上兩周回復。
于是就有人開始問:所長,我要不要換一家小公司?會不會perm快一點?
我認真地說一句,答案是——很有可能真的會更快。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也結合我們團隊這幾年在各類雇主中的操作結果,如果用處理速度來排個順序,大致是這樣:大公司的batch perm最快,其次是小公司的常規perm,最后是大公司的普通perm。
這個順序的前提是“流程還在跑”。而現在問題就在于,很多大公司已經停止了batch perm,那么剩下那一套繁瑣的審批、層層遞交、動不動就卡住的流程,其實反而比小公司更慢。
你可能會說,大廠資源多、系統化、律師牛啊,怎么可能不如小公司?這事兒得拆開看。
大公司的確資源豐富,但也正因為如此,流程特別規范,規范到什么程度呢?
你就連遞交個廣告,都得開幾輪會議,HR先審批,法務再確認,廣告文案還要合規部門審一遍。
最后輪到律師操作時,他們也只聽公司安排,不跟你這個申請人直接溝通。
你想催個廣告早一點打,人家根本不會理你,HR也只是“我已經提交了,律師那邊在處理”,你能干著急但啥也干不了。
但小公司就不一樣了。因為人少,流程簡化,老板就是拍板人,很多事情說一句就能定。
有時候CEO就坐你隔壁,有問題你可以當面聊。 廣告文案你能提建議,打廣告的渠道可以討論,甚至連面試安排你都可以參與。
你要是著急,也可以直接找律師溝通,效率上高了不少。
我們有客戶就在一家20人左右的小科技公司做perm,廣告從立項到上線不到一個月,比大公司快了三四倍。
當然小公司也不是沒有問題,它最大的風險在于更容易被audit。
移民局有時候會覺得你們人少、流程不透明,會額外抽查。這個我們也見過。但話說回來,大公司就真的安全嗎?也未必。
這兩年就有好幾家知名大廠的perm項目被卡,I140被review,甚至有整批人因為公司“結構重組”導致perm作廢。你說這是流程問題嗎?
其實更多是政治問題。 我們在行業里都清楚,大公司的背景一旦起變化,比如經營不善、被監管關注、發生大裁員,就很容易牽連到綠卡流程。
而小公司因為體量小,風聲沒那么緊,有時候反而能穩穩地把流程走下來。
所以我常跟客戶說,選公司,不要只看知名度,更不要迷信大公司系統完備。
你得看公司有沒有推動流程的意愿,是不是愿意配合律師,是不是能讓你參與到整個過程里,甚至,是不是愿意為你這個人而量身做一個計劃。
在大公司,你是“眾多流程中的一個數據點”;在小公司,有時候你是唯一一個申請人,大家都會上心。
我也不是鼓吹大家都去小公司,畢竟每個人的背景、身份狀態、可接受的風險都不一樣。
但如果你真的在等perm的路上卡了很久,遲遲沒有進展,不妨認真考慮一下換一家愿意為你負責、流程靈活的小公司。
現實就是這樣,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公司里想辦perm的人太多了,資源分不過來,你排在那兒,就像在熱門火鍋店門口拿了個號,叫到你可能得等到天黑。 而小公司雖然名氣小,但門口沒人排隊,服務也不錯,你要是剛好適合他們的崗位,說不定當天就能安排下來了。 最后我想說,移民這件事,本來就不是什么“鍍金之路”,它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要看的是誰跑得穩,誰能堅持下來。
如果你現在就能做出一個更利于推進流程的選擇,無論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那就別猶豫,早點動起來,早點上車。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