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EB1A杰出人才移民之前,除了要了解移民政策和流程以外,最最關鍵的一個步驟就是要做好自我評估。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除非你獲得了國際頂級獎項,否則申請EB1A的時候,往往需要滿足十條標準中的至少三條。
今天,我們麥克斯團隊就帶大家一一解讀這十條標準,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符合EB1A的申請條件,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第一條:是否獲得過國家級或國際級獎項 這條標準是EB1A的難點之一。
許多人雖然獲得了不少獎項,但不一定符合EB1A的要求。那么,如何判斷你的獎項是否符合標準呢?我們可以從兩個基本前提來評估:
首先,獎項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這是指獎項是否具有全球或全國范圍的廣泛影響力。
其次,獎項是否被行業普遍認可?也就是說,獎項的歷史、規模、參賽者的水平以及評審的權威性都很關鍵。
一般來說,獎項越高級、難度越大,符合EB1A的標準就越高。
比如諾貝爾獎、奧斯卡獎等國際級大獎,顯然會更符合要求。 而一些地方性的小獎項或行業內部獎項,雖然有獨特的價值,但未必能滿足EB1A的標準。獎項部分我建議大家盡可能的去選擇有規模、有影響力的獎項申報,質量大于數量。
移民官員評價你獎項水平的時候,還會著重考慮三個地方:第一個是獲獎的名次,第二個是獎項本身的質量,第三個是獎項的成分。
這里我著重提一嘴,獎學金類的獎項通常也是不符合EB1A的申請要求的哈。
第二條:是否擔任重要協會的會員
協會會員資格是EB1A申請的又一個標準,但并不是所有的協會都符合EB1A的要求。
要滿足這一標準,協會的含金量和行業影響力都非常重要。例如,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等協會,因其在各自領域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能夠證明會員的杰出性。
而像海歸協會、地方性的博士協會等,這些協會的門檻較低,不能證明會員的行業頂尖水平,因此符不符合EB1A的標準。
最重要的一點是,加入協會必須是通過競爭而非單純的自愿加入。 如果你是某個行業內知名協會的會員,而且這個協會能夠在行業內產生重要影響,那么恭喜你,這一項標準就完全符合EB1A要求了。
這里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中國工程學院大家都聽過,要獲得院士稱號需要由另外三名院士提名, 同時經主席團審議并被確定為終選候選人后,再由全體有投票權的院士進行投票,所以像這種入會難度的協會是符合eb1a要求的。
當然這里是舉例子,現實中肯定不用院士這種級別才能申請eb1a,那樣的話沒幾個人能通過。
第三條:是否被主流媒體報道
其實,這年頭被媒體報道已經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了,但到底什么樣的媒體報道才能符合eb1a的申請呢?
這里的媒體并不是隨便什么媒體都行,必須要是主流媒,并且報道要具有針對性才可以。
首先,什么是主流媒體?例如CCTV、BBC等,這些媒體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嚴謹的報道標準,才能算作主流媒體。
其次,報道的內容必須與申請人本人的專業成就相關,不能只是泛泛的報道。
舉個例子,一篇報道要具體說明你在某一領域做出的重大貢獻,打破了行業的局限,推動了技術的革新,而不僅僅只是你的工作日常或活動出席情況。
專業的報道才能證明你在行業內的杰出地位。另外,大家要注意,單一的報道是無法滿足EB1A要求的哈,申請人必須要具備在多個媒體中被廣泛報道的條件。
最后,就是在遞交證據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把整版的新聞報刊都遞交上去,不要只簡單的截個圖就丟給移民局了事,這樣移民局會以證據鏈不完整給你拒簽掉,畢竟移民官在審資料的時候就像老師閱卷一樣,你要把用心整理的,排版整齊的東西給他看,他才有心情給你一個好的分數,你說對吧?
第四條:是否擔任同領域的評審工作
評委經歷在實際的移民申請中還是非常常見的,這里我總結了一下評委的三要素:第一大要素,就是申請人參加,并擔任評委的活動,在業內到底有沒有影響力?
這一點是對活動級別的要求,例如你擔任的是國家級別比賽的評審委員,那么自然屬于有影響力的活動,可以算作移民證據。
但你要是擔任的是小區歌唱比賽的評委,那影響就太弱了,這種證據沒有任何意義。
這里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例如我是某某大學的教授,我曾經在學內擔任過博士畢業論文的評審工作,那么我的經歷符合eb1a中擔任評委的標準嗎?
一般來說,博士或博士級別以上的論文評審工作,達到了專業領域頂層的級別,所以是符合要求的。
在學術領域,還有學術期刊的同業互查工作,或專業期刊和書籍的審稿編委等,也都屬于專業領域的評審活動。
評委經驗的第二大要素,就是申請人擔任評委的活動,必須要是專業相關的。
這點很好理解,你的主要領域是醫學,你申請eb1a時也是和移民官說自己是醫學領域的大牛,同時你又對電影很有研究,曾經擔任過金像獎擔任評委,但不好意思,這種評委經驗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不屬于你的專業范圍以內,金像獎的評委不能證明你在醫學領域有多牛,所以還是那句話,申請eb1a的時候,要圍繞自己的杰出才能來提交證據。
關于評委經驗的第三大要素,就是在遞交證據的時候,證據材料一定要完整,清晰。
不但要展示出申請人參加活動的詳細情況,對活動其他評委的信息,被審核的候選人的信息,以及評審活動現場的情況,最好連同后期相關報道等等,都要整理齊全遞交給移民局。
如果你只有擔任評委時拿到的“聘書”或“邀請函”等材料的話,是不足以構成申請eb1a有力論證的。
第五條:是否有重大原創性貢獻
原創性貢獻要滿足兩點要求,一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出過貢獻,二是這個貢獻必須是原創性且有很強的影響力。
要符合這兩個標準的話,申請人需要在所在領域做出具有原創性且影響力極大的貢獻。這些貢獻必須是真實的,并且對行業產生了顯著影響。 ?
原創性貢獻可以表現為學術論文、技術發明、專利等。如果你為行業帶來了獨立性的創新,并且這些創新已經在行業內實現并落地,那么它就可以算作原創性貢獻。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貢獻必須具有重大意義,不能是小范圍的、微不足道的創新。
要證明這一點,申請人需要提供詳細的證據鏈和材料,展示自己在行業內的巨大影響力。
在申請過程中,材料的美化與包裝也很重要,因為如何展示自己的貢獻,將直接影響移民官的審查判斷。
這里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我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終于發表了一篇學術型論文?大家覺得這個可以算原創性貢獻嗎?
其實像學術論文、學術文章這類情況,是可以算是“原創性貢獻”的,但要注意,前提是這篇文章確實對所在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和貢獻。
一般來說,如果學術論文能激起了廣泛評論或受到相當多引用,那的確有可能被視為申請人對所在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
如果這篇論文并不驚艷,盡管是我獨立完成的,但是扔到行業內沒有激起任何水花,也沒有對行業產生什么改變,那么這篇論文就不能算原創性貢獻。
以上就是EB1A十項標準中的前五項了,如果你覺得這些標準與你的背景有很大的契合度,那么恭喜你,你已經離綠卡一步之遙了!
不過,標準的后五條也同樣重要,下期我將帶著大家繼續做案例拆解,幫助你更好的了解EB1A的申請條件。
對美國移民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聯系我們麥克斯出國,我會安排專業的移民顧問給你做一個詳細的評估,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移民途徑。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