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群里一個留言,把我給逗樂了:
“剛查了下排期,我EB1和EB2居然都current了!請問這種情況,是提交EB1的485還是EB2的?還是干脆兩個一起提交保個底?”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背后藏著不少“技術陷阱”。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講講,當EB1和EB2同時current時,485到底該怎么選?能不能兩個一起交?有沒有風險?值不值得?
一、為什么“兩個一起交”也許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
先說個結論:EB1和EB2理論上可以同時提交兩份I-485,這是美國移民局(USCIS)目前允許的政策,叫做Multiple Filings。
但“可以”不等于“推薦”,因為這背后的隱形成本和操作復雜度,并不低。
你需要為每一份I-485都提交:
一套體檢報告(I-693)
一套政府規費(不便宜)
一份雇主支持信(485J,如果有雇主)
一份工卡/AP卡申請(EAD/AP)
看似只是“多交一份”,但每一步都涉及時間、人力、金錢和管理難度,而且還有個現實問題——移民局并不會因為你交了兩份,就幫你加快速度。
反而可能帶來以下問題:
兩份485的進度不同步,系統可能優先處理你不想優先的那一份;
多張工卡/回美證會讓你和HR、人事管理系統混淆;
USCIS可能要求你撤銷一份,以便繼續審理另一份;
材料若有不一致(比如不同的推薦人、不同的雇主支持聲明),可能引發質疑。
所以啊,你以為是“雙保險”,其實可能是“雙風險”。
二、選EB1還是EB2?看這幾個關鍵指標
那如果只提交一份,應該怎么選?這就得看你兩個I-140的“含金量”和匹配度了。
1. EB1A/EB1B是不是穩?有沒有RFE歷史?批的是PP還是普通?
EB1雖然屬于第一優先,理論上卡位靠前,但審理難度高,補件率也高;
如果EB1當初是“懸批”過來的,比如RFE、NOID之后才批,可能存在一定主觀風險;
如果是EB1B,雇主是否還能配合、你是否仍就職也都影響不小。
2. EB2 是NIW還是PERM?穩不穩?批得早嗎?
EB2-NIW 是自請類,安全性更高、審理路徑也更清晰;
PERM 類則要看雇主是否穩定、職位是否真實、勞工證有沒有過期等;如果EB2批得早,PD更靠前,優勢更明顯。
3. 身份狀況和I-485連貫性
比如你現在人在美國,F1/H1B身份穩定,有無gap,是否可以連貫地提交、是否需要回國領簽等,都會影響判斷。
一句話總結就是:看誰的“路徑風險”更小,就交誰。
三、那我能不能交兩個,等一個批一個撤?
這是一種策略,有些律師也會推薦這種方式作為“Plan B”。
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兩個I-140都很強,難以取舍;
擔心排期突然倒退,想保住一個優先日;
不差那點申請費,愿意付出更多管理精力;
但注意,不要把兩個申請搞得太像或自相矛盾。
比如EB1走的是“科學研究領域”,而EB2你說你是“教育從業者”,那就邏輯不通了。 而且移民局也可能發來“要求撤案”或“解釋意圖”的信件(Intent to Deny),讓你二選一。這時候你可能不得不做一個“倉促的選擇”。
四、不盲從current,重策略規劃
最后我想說的是,排期current只是個窗口,不是“趕飛機”。別一看到current就慌著交材料,更不要搞什么“交兩個肯定不吃虧”的幻想。
我們建議你先做一份策略診斷:
哪一條路線更穩定、證據更充分?
哪一個案件曾經有過潛在瑕疵?
雇主配合度、個人時間安排、身份情況是否支持完整流程?
是否存在可以利用的申請優先日或遞交窗口?
根據這些信息,做一個可控、有邏輯、能落地的決定,才是理性EB1/EB2申請人應有的姿態。
畢竟,移民這條路,搶的是先機,拼的是策略,贏的是執行。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