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聊聊美國EB1A杰出人才移民。
這兩年,這個項目真是火得不行,刷個視頻、翻個公眾號,鋪天蓋地都是它的消息。
不過我得先潑盆冷水:現在自媒體對這個項目的宣傳,多少有點“畫大餅”的味道。
很多人一看自己條件好像能湊合,就覺得自己能上車,結果呢?錢花了,時間搭進去,最后可能還是一場空。
如果你也對這個項目感興趣,或者正打算啟動申請,接下來的內容你得好好聽聽。
先說個數據,給大家提個醒。我這邊有美國最新財年的EB1A獲批率統計:
2023財年,全球EB1A申請總數15905份,被拒的有4156份,獲批率大概71.4%。這數字看著還行,但別高興太早。
我估摸著,下個財年的獲批率可能更低。啥意思?移民局審核只會越來越嚴。所以想申請的人,得多掂量掂量自己條件,別一股腦沖進去。
EB1A這項目,聽著高大上,但網上有些說法真是把人繞暈了。
今天我就挑幾個常見的誤區,掰開了揉碎了跟大家聊聊。
第一個誤區:EB1A門檻很低,不看學歷,小學文憑也能申請。
這話吧,不是完全沒道理。我之前確實有個客戶,小學文憑,做企業家的,最后也批了。
但這不是說沒學歷就能隨便上車。移民局看的是你符不符合法案要求,核心是你得在你那行當里算個頂尖人物。
說白了,學歷不是硬杠,但它是很多人成就的底子。沒學歷還能爬到行業巔峰的,鳳毛麟角。你覺得自己行嗎?得先問問自己。
第二個誤區:EB1A高不可攀,必須拿過國際大獎才行。
很多人一聽EB1A,就覺得自己得是諾貝爾獎、奧斯卡或者奧運冠軍那級別,不然沒戲。其實不然。
EB1A申請人分兩類。一類是真拿過頂級大獎的牛人,另一類是沒這些獎的普通人。
后者咋辦?移民局官網列了十個條件,你滿足其中三個就行。比如發表過重要文章、行業內有影響力、媒體報道過你等等。聽起來是不是沒那么嚇人?
所以EB1A不是只有大牛才能碰,關鍵看你條件能不能對上號。
第三個誤區:條件不夠,可以包裝一下就行。
有些中介機構宣傳,你條件差點沒關系,半年到一年,給你“突擊”包裝一下,立馬符合條件。
早幾年,這種操作確實有成功的,移民局還沒那么敏銳。但這兩年,太多中國申請人用這招,遞上去的材料千篇一律,移民官一看就煩。
現在再這么干,基本是自找麻煩。運氣好點,給你補件通知;運氣差點,直接拒簽。
補件你要是拿不出硬證據,要么撤案,要么等拒簽。時間成本、精力成本,浪費不起。所以別抱僥幸心理,條件不夠就老老實實找別的路子,別啥機會都錯過。
第四個誤區:EB1A周期短,15天就能批。
這話聽著多誘人啊,15天拿綠卡,誰不心動?但真相是,15天只是“加速審理”的噱頭。
你交個加急費,移民官會在15天內給你個答復:批了、補件或者拒了。但大多數人,加急后還是補件。條件不硬的,
加急就是賭運氣,意義不大。而且,就算你通過了,綠卡流程還得走排期、簽證、領館面試,整下來沒個一兩年想都別想。
所以別被15天忽悠了,真沒那么快。
第五個誤區:一年就能拿綠卡。
現在還有不少自媒體號喊“EB1A一年拿綠卡”,聽著挺美,但現實很骨感。
目前EB1A已經有了排期,表上顯示一年多,但從啟動到最后拿到移民簽證,就算一切順利,也得兩三年。
啥叫順利?不補件、不卡排期、不被領館刁難。可能嗎?
難。所以一年拿綠卡基本是扯淡。尤其家里有快成年的孩子,18、19歲那種,超齡風險特別高,得多留個心眼。
聊到這,可能有人覺得EB1A聽著挺坑。但其實吧,這項目本身沒啥問題,關鍵是你得搞清楚自己適不適合,別被那些夸張宣傳牽著鼻子走。
條件夠硬的,EB1A確實是個好路子;條件不夠的,硬擠上去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所以,打算申請的,別急著上車,先冷靜下來,找個靠譜律師或者顧問,把自己條件捋清楚。
別聽風就是雨,也別指望啥捷徑。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