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在當今這樣的環境中,保護環境成為了大家的共識,馬耳他是世界上排在第四位的綠色環保國家!馬耳他社會和經濟發展可否持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環境可否持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馬耳他的環保工作是怎么做的。
一、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1.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
2.減少環境污染。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3.變廢為寶環保,又節約資源
二、馬耳他環保措施
1.馬耳他《國家環境政策》
馬政府于2010年3月著手制定其《國家環境政策》,經過兩年的討論和修改,于2012年2月正式出臺。《國家環境政策》涵蓋了環境和資源兩方面,具體涉及空氣、廢物、水、土地、海洋、氣候、生物多樣性、噪聲、化學品、氣候變化、礦物資源、文化遺產等。
2.環境相關法規
馬耳他于1991年出臺了第一部《環境保護法》,2002年又推出第二部《環境保護法》,2010年綜合出臺了目前實施的《環境和發展規劃法》。作為歐盟成員,馬耳他同時也采用歐盟有關環境方面規定,比如歐盟《廢棄物框架指令》(WasteFrameworkDirective)等。馬現行的各種環境有關法律法規已多達250項,覆蓋不同領域和行業,重要和綜合性的法規有《廢棄物管理條例》、《建設環保管理條例》、《供水和污水管理條例》、《綜合污染預防控制規定》等。
3.環境保護的審批管理辦法
對項目實行環境許可制度是馬耳他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由馬耳他環境規劃局具體實施,主要針對工業建設和營運項目。具體分三個許可層次:
1)可能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如涉及化工、能源、垃圾處理項目等。
2)針對普通項目的污染防范,比如污染物和垃圾排放,涉及到的企業約為12%左右。
3)第三層次是無需獲取環境許可證的情況,如普通的寫字樓等,約占80%以上。
4.政府補助
馬為用經濟杠桿撬動“綠色產業”的發展,馬政府將出臺更多補貼和稅收減免政策。除現有的“城市改善基金”外,還推出了“環境改善基金”。同時,政府鼓勵金融機構、公共資金(如退休金)更多地投向“綠色產業”。
5.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馬政府制定了《電動交通戰略》,還公布了一系列鼓勵購買和使用電動汽車的措施:對購買電動汽車者政府最多可補貼四千歐元,電動車的牌照費將從75歐元降至10歐元。
6.政府和企業合作
密切政府機構與私營企業在環保、節能方面的合作;引導企業采用綠色環保技術,鼓勵興辦綠色型產業
7.節能措施
節能燈已得到普遍的使用,部分公路的人行橫道開始采用太陽能指示牌,對現有的Marsa發電廠的關停和Delimara發電廠的改擴建也正在進行中。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馬耳他環保工作,希望大家一起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一份工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歡迎咨詢M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