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移民咨詢這么多年,我發現關于EB1A的問題,幾乎每一批申請人都會問,而且問的內容高度重合。 今天我就把大家最常見的疑問集中聊一遍,做個2025版的整理。希望能讓你對EB1A這個項目的認知更清晰,少走彎路。
很多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從開始申請到拿到綠卡到底要多久。
根據今年9月的移民排期表,EB1A的排期停在2022年11月15日,理論上等待時間不到三年。
但過去一年,EB1的排期只前進了七天,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現在提交申請的客戶,大概率要等3-5年左右。
所以在制定移民計劃時,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不要只盯著表面數字。
第二個常見問題是,高學歷是不是更有優勢。
這個誤區非常普遍,很多人覺得博士申請EB1A一定比碩士、本科容易。其實并沒有。EB1A是美國移民體系里少有的只看成果、不看出身的類別。
這么多年做下來,我沒有明顯感覺博士申請人通過率更高。如果你主要優勢是學歷,那NIW(國家利益豁免)可能更適合你。
而EB1A真正做到了英雄不問出處,只要你能拿出有說服力的成果,哪怕不是博士,也能通過。
第三個問題是杰出人才十條標準,滿足的條數是不是越多越好。
嚴格來說,越多當然越穩,但原因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六條標準未必比三條更容易通過。關鍵是容錯率。
萬一其中幾條移民官不認可,至少還有別的條目兜底。所以,與其生拉硬拽去湊六條,不如打磨三條硬核證據,讓移民官信服。質量永遠比數量更重要。
那條件不滿足三條還能不能申請?我的經驗是,很多人對十條標準的理解并不準確,以為門檻高不可攀。
其實不少條目比想象中容易滿足。舉例來說,媒體報道,現在發篇專訪并不難。高收入標準也不意味著你必須年薪百萬。
二三十萬人民幣收入的人一樣可以滿足,因為比較的基準是中國,不是美國。
協會會員也沒有那么高大上,絕大多數協會都希望有更多會員。知名機構也不是一定要跨國公司,細分領域的小企業照樣可以。很多申請人自己把標準想象得過于嚴苛,導致不敢邁出第一步。
加急是不是有必要?我個人的態度是看情況而定,不差錢可以嘗試,但預算吃緊就沒必要了。
加急要額外花2805美金,理論上十五個工作日能結束審核,但補件時間不算在內。而且加急也不能縮短排期,投入產出比并不高。所以沒必要盲目加急,正常走流程更穩。
哪些獎項符合要求?一般要求是國家級或國際級獎項,行業協會獎項也能算作國家級。去年的新標準還確認了團體獎。
團體獎就是授予給團隊或公司,而不是個人。這里有區別:如果獲獎證書每個團隊成員都有,那一直是認可的。
但如果只有一份團體證書,上面沒你的名字,那就需要額外證據證明你是團隊主要成員,并且有重要貢獻。
至于省級獎項,不是絕對不行。中國是14億人口的大國,有的省人口超過一億,比很多國家人口還多。在一些情況下,省級獎項也能被認可。
哪些協會會員符合要求?國內絕大多數合法注冊的協會都滿足條件。嚴格來講,美國很多協會反而不符合,因為它們對會員加入沒有門檻。過去的會員資格也算,不要求你現在還是會員身份。
哪些媒體報道能用?這里移民官分為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如果拿不準,最好選紙媒。常見的網絡公眾號、商業自媒體平臺,大多數是不認的。越權威、越傳統的媒體越穩妥。
審稿人、裁判、評審這類經歷,有什么要求?光有一張證書不夠,還得能證明你實際參與過。
比如審稿郵件、評審會議記錄等,都能作為證據。只有一個空頭銜,移民官不會認可。
原創性貢獻這一條,很多人提供專利證書,但如果沒有證據顯示專利被實際投入使用產生了價值,是不夠的。
著作類材料也類似。很多書籍是多人合著,單憑一個“主編”或“副主編”的頭銜也說服力有限。要補充其他材料證明你確實參與了創作,并且貢獻是實質性的。
論文的要求主要是引用。移民局并沒有設定具體多少次引用才算達標。不同領域差異太大,冷門學科肯定比熱門領域引用少。關鍵是怎么解釋。你要讓移民官理解,你的成果在領域內有影響力。
在專業組織擔任領導職務或重要角色,也是常見標準之一。這里要注意,領導職務不是單看頭銜,而是看你在組織里的實際地位,比如你下屬有兩級管理。
重要角色則可以通過推薦信、內部獎項、項目資料來證明。過去的經歷也能用,不要求現在仍在任職。
高收入標準的門檻也沒想象中那么高。一般來說,達到平均收入的三倍,就可以算高收入。
如果你拿不準,可以引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比如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組標準是98,809元/年。只要超過這個數值幾倍,就可以作為依據。
說到這里,我想強調一點:EB1A的申請思路比材料堆砌更重要。
很多機構喜歡準備幾百頁材料,動輒500頁以上。表面上看很厚重,實際上效果很差。因為移民官不會有耐心看完。
他們一天要處理很多案子,平均只有二三十分鐘來判斷。你要做的,是讓移民官第一眼就看到關鍵證據。換句話說,你得幫移民官節省時間,而不是增加負擔。
總結下來,EB1A是美國移民里少有的“英雄不問出處”的通道。它不看學歷背景,不依賴名校光環,而是看你能不能拿出讓人信服的成果。
標準并不比想象中高不可攀,但需要理解規則,用對策略。
對申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別被自己嚇住,敢于邁出第一步,然后把有限的證據組織成有說服力的故事。
如果您對“移民美國”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號:yiminhelper】聯系我,我會安排專業的移民顧問一對一給您評估適合的移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