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知乎,看到一個挺典型的問題——“35歲窮人想移民沒技術怎么辦?”
底下的幾百條回答幾乎都在勸她別折騰,好好待在國內。
有人說要有錢再談移民,也有人更直接批判她沒技術、沒存款、沒背景,還是老老實實在國內吧。
看著那些評論,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不是因為他們說得難聽,而是因為這類聲音太常見了。
似乎在大眾認知里,移民還是一件非富即貴的事,普通人想動一動念頭,就會被現實打回原形??稍谖铱磥?,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信息差。
現在的移民體系,早已不再是富人專屬,很多人以為移民要么是高凈值項目,要么是高學歷人才,其實并非如此。今天的世界,移民制度越來越多元,普通人同樣有合法的出路。
那就先來講講,什么樣的“窮”是真沒辦法,什么樣的“窮”還有機會。
如果一個人是真的身無分文,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成問題,那確實愛莫能助。
任何服務都需要成本,移民更是一個系統工程,沒有投入不可能有產出。
但如果只是家境一般,有點積蓄,比如十幾二十萬的存款,不奢侈、不浪費,那其實已經具備了起步的可能。
這種程度的“窮”,并不意味著沒路,只是要找到適合普通人的那條。比如我接下來要說的——美國EB3非技術移民。
EB3是美國職業移民體系的第三優先類別,全稱是Employment-Based Third Preference,也就是雇主擔保移民。
簡單來說,美國企業因為招不到人,可以擔保外國員工,通過合法雇傭關系幫他們申請綠卡。
在這個類別下面,有一個子類叫Other Worker,也就是“非技術工”。
顧名思義,這類崗位不要求學歷,不看語言,不需要技能,只要18-45歲,身體健康、沒有犯罪記錄和重大傳染病就能申請。
常見的崗位包括雞肉加工廠、賽百味快餐連鎖店等等,比如在雞肉加工廠,你要做的是流水線切割、清洗、包裝雞肉;在賽百味餐廳,你可能要負責制作三明治、打包外賣、清潔維護。
這些崗位的共同點是,美國人不愿意干,但又必須有人干,所以雇主愿意長期擔保外國工人。
雞廠時薪通常在15美元左右,一周工作40小時,周末休息,雇主提供工裝和培訓,配偶可以同時工作。
孩子可以在美國免費讀公立學校,全家都有醫療和社保。這就是典型的“通過工作拿綠卡”。
但EB3非技術也有一個硬傷,那就是排期長。以中國大陸申請人目前的進度來看,大約要等八年左右,也就是說,你現在遞交申請,大概八年后才能登陸美國。
很多人一聽“八年”,立刻打退堂鼓。可從專業角度看,這個等待并不是壞事。
在這段時間里,你完全可以為未來提前準備??梢詫W點英語、了解美國的教育和醫療體系、研究孩子的升學規劃,也能逐步處理國內的資產和事務,把所有風險降到最低。
甚至從心理層面上,這八年也讓人有時間“消化”移民這件事,不會倉促上路。這種“慢”,恰恰是EB3的價值所在。
它讓普通家庭以最低的成本,穩穩地把身份鎖定在一條合法、安全的軌道上。
更重要的是,排期是動態的。美國國務院每個月都會公布簽證公告表(Visa Bulletin),排期有時會前進,有時會倒退,但從整體趨勢看,它始終在向前。
那些早早遞交申請、穩穩等待的人,到最后基本都能順利獲批。反而是猶豫不決、遲遲不行動的人,總覺得再等等看,幾年過去,連隊都排不上了。
所以如果你問我,35歲、沒技術、沒錢,還能不能移民?我的答案是:能,但要現實。
不是所有窮人都能移民,但很多普通人可以。你需要的不是豪賭,而是規劃;不是一夜翻盤,而是一個穩穩當當的開始。
移民不是逃避,也不是投機,它是一種選擇,為家人多留一條更寬的路。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對“移民美國”感興趣,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 歡迎手動添加“小助手”微信號(mshu220),我們會安排經驗豐富的移民顧問給您做一個免費的評估,幫您找到適合自己的移民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