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越來越多朋友盯上了“新西蘭綠名單”。
不管是留學中介、移民中介,還是網絡上的各種博主,都在鼓吹這個詞,說得好像只要進了這個名單,就等于半只腳踏進了新西蘭的永久居留。
但我想先說個結論:綠名單不等于保送綠卡。這個名單上大概有80%的職業,其實都無法直接移民。
如果你正打算靠綠名單來走捷徑,務必冷靜三秒,看清楚你選的到底是哪一類。
綠名單本質上是新西蘭移民局優先鼓勵的職業目錄,分為兩個類別:
Tier 1(直接通道):符合要求可以直接申請綠卡
Tier 2(工作通道):要在新西蘭本地工作滿兩年,滿足薪資條件,才有資格申請綠卡
很多職業雖然都“上榜”了,但屬于Tier 2,必須本地工作滿兩年,時薪也要達到中位數,才有申請資格。而這條路說實話,并不好走。
我們來看看幾個典型的“綠名單坑”。
第一類是醫療行業。這個行業是綠名單的大戶,占比超過60%。很多人看到“護士”“放射技師”“牙科醫生”這些職位都在上面,以為一考完雅思、讀完課程就可以走上拿身份的快車道。但現實是:
你在中國再資深,到了新西蘭都得從頭考執照。有醫生客戶在國內三甲醫院干了十年,到這邊一樣得重新實習、考試、拿牌照,整個流程三五年起步。
護理專業留學生如果不趕早進入 teaching hospital 實習,畢業后也不一定能找到能滿足綠卡申請要求的工作。
醫療職位多是注冊制,光讀書沒用,必須完成所有實習+考試+注冊流程才可能申請身份。
第二類是Tier 2類職業,比如幼教、汽修工、柴油機修等。這些職業也在綠名單上,但移民局明確規定:
必須在新西蘭本地工作滿兩年;
同時時薪需達到31.61紐幣/小時,才能有資格申請綠卡。
這就意味著,你不僅要找到愿意雇傭你的雇主,還要滿足薪資要求。但像幼教這類行業,目前新西蘭本地已經競爭非常激烈。
大量留學生涌入教育專業,結果是就業市場飽和,很多人找不到滿足條件的雇主,更別提滿足綠卡所需時薪了。
相反,有一些綠名單上的職業,反而更值得認真考慮。
比如工程和建筑類。這幾類崗位在新西蘭長期緊缺,基礎設施建設一刻沒停過,市場對有經驗的工程師持續有需求。只要申請人:
擁有相關專業本科學歷;
具備3年以上實務經驗;
英語能力達標(雅思6.5分及以上);
基本上就有機會拿到境外雇主 offer,甚至直接遞交移民申請。真正屬于綠名單“通道清晰”的少數職業。
再比如IT行業。別被AI、大數據、區塊鏈這些熱詞誤導了,新西蘭本地公司真正需要的是:
Web開發工程師;
測試自動化工程師;
DevOps工程師;
他們關注的是實際項目經驗和溝通能力。我們服務過的一位客戶,國內有多年大廠開發經驗,一下子就收到了兩家奧克蘭公司的 offer,后續綠卡也順利推進。
相反,剛畢業的IT小白,或者語言不過關、項目經驗薄弱的申請人,即使讀了本地IT課程,也未必能拿到面試機會,更別說拿工簽或綠卡。
說到底,綠名單不是金鑰匙。你能不能順利移民,不在于職業名字上榜沒上榜,而在于:
你有沒有真正符合這個崗位的專業能力;
你能不能找到愿意配合你長期發展的雇主;
你是不是提前做好了身份規劃,卡好時間線和薪資要求。
綠名單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不能當成移民萬能公式。尤其是很多Tier 2類職業,成本高、周期長,真不如一開始就選一個路徑清晰、需求穩定的方向去努力。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我就是熱愛幼教、護理,我不介意等幾年,我想試試看。
可以,那就務必做好心理準備,不要一開始就被綠名單的“上榜光環”迷了眼。
你要清楚,它不是給你開的綠色通道,它只是一個列表。你能不能走過去,還得靠實力和策略。
出海的路從來不容易,新西蘭也不例外。但選對賽道、用對方式,還是有人能穩穩拿到身份。如果你真的認真想走這條路,建議你多花時間查資料、多聽專業建議,別被“名單”兩個字沖昏了頭腦。
綠名單不是陷阱,但也不是捷徑。選對才是關鍵。
如果您對“移民新西蘭 ”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號:yiminhelper】聯系我,我會安排專業的移民顧問一對一給您評估適合的移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