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麥克斯出國,用大白話說清移民這件事。
8月26號凌晨,日本出入境在留管理廳丟出一顆重磅炸彈,經營管理簽證的門檻,真的要漲到3000萬日元了,而且是已經完成了省令草案公示,預計10月中旬正式落地。
我原以為這個政策最快也得年底,結果這一刀落下毫不含糊,日本媒體的解讀甚至很直白:就是要“抑制偏離制度初衷的中國人”。
我們來看看這份公告到底說了什么重點:
經營管理簽證原本只需要500萬日元的注冊資本,未來將直接漲到3000萬日元(約人民幣140萬元);
原來“注冊資本或員工人數”二選一即可,未來將要求“必須至少有一名正式員工”;
附加申請人條件:要么有三年以上公司經營管理經驗,要么有相關專業的碩士學歷;
商業計劃書需經中小企業診斷士或其他專業人士審核;
要求證明辦公場所真實存在,項目計劃必須具有可行性;
所有新規最快10月中旬施行,已完成草案公示;明確提出“該制度被濫用成為非法移民渠道,尤其是一些中國人設立空殼公司或經營民宿”,這是政策修訂的直接原因之一。
一句話總結:這個簽證被中國人玩壞了。 那經營管理簽證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實就是在日本成立公司,作為外國人申請“經營管理簽證”,從而獲得長期在留資格。
這是一個繞開傳統留學、工作路線的“直接入境通道”。
以前的版本門檻不高: 注冊資本500萬日元(人民幣25萬左右);
找個辦公室、成立公司,提交商業計劃書;不要求學歷、語言、管理經驗;
審批下來就是一年或三年的居留卡;
配偶和子女可以隨行;可續簽,滿年限后可申請永住。
正因如此,這個項目曾一度被認為是“最低門檻”的發達國家長期居留通道。 結果國內很多中介開始“批量操作”,
比如成立空殼公司、出租辦公地址、虛假雇傭員工、打包申請材料等等。 目的就為了讓客戶快速落地,拿到身份,把孩子送去上學,或者自己待在日本生活。
其中的騷操作很多,比如有些人注冊“旅游咨詢公司”,其實沒有任何業務;
有些人注冊“民宿管理公司”,結果根本沒有物業也沒在運營;
還有人注冊完公司,自己回國,每年登錄一次續簽,完全不經營。
日本政府一查數據,發現過去幾年經營管理簽證持有者一半以上是中國人,很多公司沒有納稅、沒有雇員、沒有營業記錄,這不警覺才怪。
他們本來設計這個制度,是想吸引真正來創業的外國人,但你用成了移民通道,而且還形成了產業鏈,那就別怪別人要收緊了。
其實經營管理簽證這件事,從前兩年開始苗頭就不太對。
從最開始東京、大阪的地方審批收緊,到后面要求補充更多材料,再到今年初有幾個地方移民局“非正式提醒”中介機構,說希望減少重復模板、低質量項目,現在終于來了一個系統升級。
這告訴我們一個很現實的道理:身份這種東西,真的是“趁政策還在的時候早點做”,而不是“等政策收緊以后再觀望”。
錯過了經營管理簽證窗口的人,也不是徹底沒希望。
比如說,日本高度人才簽證(Highly Skilled Professional Visa),現在反而成為“正規軍路線”的主力。
這個簽證有一套“打分系統”,分數高于70分就可以申請,三年后可以申請永住,能達到80分以上,一年就能申請。
優點很多: 語言不強求,重在學歷、年薪、專業背景;最快一年可拿永?。ㄅ渑伎勺杂晒ぷ鳎?;配偶和子女一同獲得高等級身份;移民局審批態度更正向,適用于科研、IT、金融、技術服務等人群。
換句話說,如果你本身學歷好、專業好、工作履歷扎實,走高度人才路線反而比“包裝創業簽證”更可靠,也不會擔心政策來回變。
寫到這里,再說幾句實話。 很多人對移民這事的誤解,就是“等我準備好了再做”,但事實是,政策不會等你準備好,日本這次動刀經營管理簽證,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從2019年火到2023年,經營管理簽證在中國市場紅極一時,但也正因為太多人盯上、太多中介“量產化”,所以它才迅速衰退。
你不能指望政策永遠為你開著,只能抓住還在的時候下場。
日本身份這幾年已經歷過“30萬房產民宿投資簽證”“高級經營管理落地永住”等一輪輪政策起落,每一次窗口期,都很短暫。
你選的是身份,但政策選的是速度。今天不動,可能明天就沒了。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內容了。
更多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