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每年每類EB職業移民,給中國大陸的配額只有4000多個嗎?那為啥美國移民局剛剛發布的2024財年數據里,EB1給中國發了6952張綠卡、EB2發了6556張、EB3也發了5964張?這不就直接打臉“每類4000”的說法了嗎?
其實并不是配額系統變了,而是咱們吃到了幾個“隱藏紅利”,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美國移民體系里有個機制叫 Spillover,中文一般翻成“順延配額”或者“配額溢出”。
這個機制簡單說就是,有些其他類別或者其他國家地區沒用完的綠卡名額,按規則可以順延給像中國大陸這樣的高需求國家。比如:
如果當年 中國的家庭類移民(FB)配額沒用完,那多出來的就會順延給中國的EB類移民,優先給EB2;
如果 非中印國家的EB2、EB3配額沒用完,這些也會流向中國和印度的EB池子;
還有個更厲害的,當 上一財年全球家庭類移民(FB)配額沒發滿,那這些名額會在下一年順延到全球EB類別,然后中國和印度作為大戶,就有機會“多分一杯羹”。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這幾年這么多SO可以用?
因為疫情。2020~2022這幾年,全世界很多國家封鎖邊境,美領館不開門、政庇處理不了、家庭團聚入不了境,FB(家庭類移民)大量積壓、發卡量暴跌。
你可以理解為,本來該發出去的“家庭團聚綠卡”,突然被壓住了,而EB類這邊因為基本是境內遞件,受影響小,反而可以“撿漏”。
同時,那幾年 ROW(Rest of World,非中印國家)對EB類綠卡的需求也沒那么旺,不少國家甚至連配額都用不完。于是名額就這么流著流著,全流到中國和印度頭上了。
所以別再糾結“每類4000名額”這個靜態數字了。它只是一個“理論基準”,現實中變數很多。
EB類的綠卡發放,其實是一個 動態調配系統,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比如年度全球配額、ROW的申請數量、前幾年沒用完的SO有多少、還有移民局自己審批速度如何……
你再看看剛發的移民局報告就知道了:2024財年EB1給中國批了6952個,比4000多出了近3000;EB2給了6556個、EB3也超過5900。這些“多出來”的,幾乎全是SO。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在前幾年趕上這波窗口期申請EB綠卡,那真的屬于趕上好時候了。
但這紅利會不會一直有?答案是—— 不會。
過去幾年ROW需求低,但 從2023年起ROW國家對EB移民的需求開始回升。一旦他們的申請量上漲,那“剩給中國”的名額自然就少了。
SO這口“順延飯”就沒那么香了, 中國申請人未來能吃到的SO,會越來越少,甚至最后可能只有非常少量的余量,回歸到法定的7%上下。
不過,別全是壞消息。EB1還是有一點機會的——假如未來ROW EB1的門檻太高、申請人數持續減少,那么那一類剩下的名額是可以SO給中印的。
也就是說,即便SO整體變少,但 EB1的高標準反而可能讓它成為唯一還能吃到順延紅利的通道。
所以你看,其實移民排期不只是一個“表上的日期游戲”,而是一個復雜的動態平衡系統,配額、申請人數量、審理速度、全球局勢,全都能影響它。
我們不能只盯著一個靜態的數字,而要看整個機制的運轉邏輯。
很多朋友經常問:那我現在申請,還來得及嗎?
我的建議一直是:只要你符合條件、下定決心,就趕緊開始。
你越早開始,越可能享受當前還能吃到SO的“尾巴”;越晚啟動,配額越少,排期越慢,競爭越大。
尤其是像EB1A、NIW這種項目,已經開始越來越卷,想“卡線入場”變得很難,難度幾乎每季度都在提高。
如果你還是猶猶豫豫,最后很可能排期在走,你卻還在原地準備材料,時間就這樣白白過去了。
移民從來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場對自己未來生活的長期規劃。看懂規則,看懂趨勢,早點開始,一步步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這比每天問“現在是不是好時候”靠譜得多。
如果您對“移民美國”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號:msym08】聯系我,我會安排專業的移民顧問一對一給您評估適合的移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