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客戶案例,說實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從業(yè)這么多年,我們麥克斯出國接觸過各種各樣的申請人:有讀博的、有打工的、有炒房的、有創(chuàng)業(yè)的,但像這位,年薪百萬,卻主動去美國當(dāng)切肉工的,還真是頭一回。
為了保護客戶隱私,我們姑且稱他為C先生吧,今年38歲,香港人,從事跨境電商行業(yè),生意做得風(fēng)生水起,收入穩(wěn)定,年入百萬。
他的生活,用常人的標(biāo)準(zhǔn)看,應(yīng)該是相當(dāng)不錯的那種:不愁吃穿、有車有房、家里人也都平平穩(wěn)穩(wěn),怎么看都不像需要移民的類型。
但偏偏他選了一條最不“體面”的方式——走EB3非技術(shù)移民項目,遠赴美國北卡的一家雞肉加工廠,每天穿著防滑膠靴、戴著口罩和手套,站在流水線上切雞、打包、搬貨,一干就是一年。
不是體驗生活,也不是賺美金,他干的是一件真正的、徹底的 移民大事。
先簡單說一下EB3非技術(shù)移民這個項目,免得有新朋友不太了解。
這是一條寫在美國移民法里的正式通道,雇主擔(dān)保類職業(yè)移民的一種,跟搞科研、投資、留學(xué)那些路徑完全不同。它不看學(xué)歷,不要求語言成績,也不需要你有多高的資產(chǎn)。
只要你年齡18-45歲,身體健康,沒有犯罪記錄,也沒有重大傳染病,并且愿意去美國干一年指定的體力工作,比如快餐、清潔、肉類加工這些沒人愿意干的活,就可以合法申請美國綠卡。
而它唯一的門檻是等待,大多數(shù)大陸出生的申請人,需要先在國內(nèi)等八年左右,才能飛往美國履行工作義務(wù)。 但如果你像C先生一樣,是香港出生,那就不一樣了,同樣是EB3非技術(shù)移民,香港出生的人排期一般只需要四年左右,少了至少一半的時間。
C先生的條件優(yōu)越,其實我們也不是沒給他匹配過EB1A或者NIW這些更快速的路徑,但說他有自己的公司要運營,要管理員工、談合作、走貨源,他沒時間天天跟律師來回改材料,更沒興趣去研究移民官到底想看什么。
而且先在公司正值上升期,他也沒有馬上出國的打算。他要的是一條能規(guī)劃、能預(yù)期、能落地的路徑,而EB3非技術(shù)移民,對他來說剛好就是。
最讓他下定決心的,是“確定性”這三個字。
他說:“我不是為了省錢,是為了省心。EB1A、NIW聽著高大上,但也有被拒的風(fēng)險。萬一一個細節(jié)沒說清楚,一個材料移民官不認,整個案子就黃了。而EB3非技術(shù)這種項目,流程清楚、標(biāo)準(zhǔn)統(tǒng)一、律師熟門熟路。只要人沒問題,案子基本就穩(wěn)。”
所以,哪怕身邊很多人聽了都搖頭,甚至覺得“掉價”,C先生還是選擇了走這條路。他說他不在乎那一年怎么干,畢竟這活兒項目公司都安排好,到崗就上手。
他每天幾點上工、幾點下班,能提前知道,身體受不了的話,還能換崗,不至于完全硬扛。他最看重的,是這一年之后,自己和家人能合法地留在美國,有一張綠卡,能開始全新的生活軌跡。
按他的話來說,不是來美國改變命運的,而是給家人鋪路。這一年是換來的未來是長久的,太太可以工作,兩個孩子可以讀書,以后想怎么發(fā)展都行。
很多人聽完會覺得不理解,覺得堂堂年薪百萬的CEO還來切雞?但我聽完只有一個感受:這人真的很清醒。 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清楚能接受什么。他看穿了移民這件事的本質(zhì)不是誰背景強,而是誰選對了方式、誰能踏實地走完那條路。
說到底,移民不是拿來炫耀的,不是用來攀比的。你是年薪百萬、還是剛畢業(yè),你只要有身份規(guī)劃的需求,就要找到最適合你條件的路徑。
很多人喜歡追高、幻想一步登天,但反而容易踩坑。像C先生這樣的人,看起來“低調(diào)”,實則拿捏得非常到位。
他最后跟我說了一句話,我特別想分享給大家:“不是我有錢,而是我剛好出生在一個能插隊的地方,然后我選了條對的路。別人八年拿卡,我四年就落地。”
移民有時候真的就是這樣——不是看你能賺多少,而是看你能不能看清這條路。
有的人一年賺一百萬,最后什么都沒換來;有的人一年切雞,卻換來一家人幾十年的底氣。這不是逆襲,而是認知的差距。
如果您對“移民美國”感興趣,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 歡迎手動添加“小助手”微信號(maxzixun),我們會安排經(jīng)驗豐富的移民顧問給您做一個免費的評估,幫您找到適合自己的移民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