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聊一聊國外的教育問題。國內很多人移民,特別是中產階層,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他們對國外的教育方式或者說教育體系沒什么清晰的認知,基本上聽聽中介或者看看網上的文章,都在說國外的教育好,然后就過來了,結果發現,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 比如公立學校確實免費,但是孩子一天到晚在學校都是玩兒,放學回來問老師今天教了啥,一問三不知,然后就直呼上當受騙了。去私立吧價格又高,承受不起,最后兜兜轉轉一圈,還是回國了。
這樣的例子M叔這幾年見過不少,所以感覺還是有必要跟大家聊一聊國內外教育差異的問題,因為子女教育想移民的或者說正在移民的,可以好好深入思考一下到底適不適合孩子,或者說能不能接受這樣的教育體系,再來做決定也不遲。
在國內,往前咱們就不說了,就說現在吧,目前中國在整體社會福利方面和發達國家相比,其實還有一些路要走,比如像醫療方面的,雖然說有醫保了,但還是會有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 像我們2018年注冊在案的貧困戶中,有41%的人都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這些基本的保障,兜底如果兜不住的話,會造成一個什么問題呢?沒有安全感。所有人都在焦慮,你想要獲得安穩的生活,那你只能往上爬、成為人上人。
從小家長就告訴我們要用功讀書,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才能掙大錢,這種競爭機制其實已經刻在中國人的基因里了,像高考啊、國考啊這些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范例,所以在這種你擠我、我擠你的氛圍中,產生內卷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但像國外那些發達國家就不一樣,首先他們有一整套完善的社會兜底機制,說白了就是我不干活也餓不死;其次是整個社會階層已經固化了,假如你是一個知名的律師,而我可能只是個修水管的藍領,但我倆的收入在國外其實是差不多的。
就拿加拿大來舉例,它整體的氛圍就是比較佛系,甚至說比較懶散的,加拿大人平時比較喜歡說的一個詞就是chill,冷靜下來、放輕松的意思。你讓他今天下班之后稍微加個班,人家不干的,要享受生活,不管是陪家人也好,喝喝小酒也好,都是他的私人時間,老板沒權力干涉。他們認為在什么年齡就干什么事,那么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肯定想著玩。所以在整體氛圍的影響下,反映在教育上就變成了我們所說的“快樂教育”了。
有些家長口口聲聲說要讓孩子逃離內卷,結果當他們千辛萬苦來到國外后,發現沒有內卷反而更焦慮了。也不是說這種心態就一定不好吧,有危機意識也不是什么壞事,但是你要用國內的那一套價值觀去衡量國外的教育體系,就會讓你特別難受。所以我建議啊,如果真的接受不了國外初級教育體制的話,可以先讓孩子在國內上小中高,然后大學再去國外留學,當然這些都得提前做好一系列的規劃。
以上就是關于國外教育的分析了,如果您是想移民海外,或是對某些項目還有疑問的話,歡迎通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zixun 進行咨詢,我們的資深海歸顧問不僅可以給您提供移民最優解,也可以與您分享在海外生活、學習、工作最真切的感受和體會,幫助您進一步了解最真實的海外生活。無論您最后是否選擇移民海外,都能讓您更專業地來看待出國這件事,幫您做出更合適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