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所長,用大白話說清移民這件事。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后臺時不時都會收到一些負面留言,內容都非常類似,比如說移民美國有什么好?
過去了還不是當二等公民?國內都混不好,還想到國外?
這些話聽起來義正詞嚴,但其實充滿了想當然,以前我一般都懶得回,因為討論這類話題,往往會變成情緒之爭。
但前幾天我看到一組數據,覺得其實也可以認真聊聊這個話題。 這組數據來自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的統計,主要呈現的是美國不同族裔家庭的收入中位數:
所有亞裔家庭:10.5萬美元
印度裔:15.1萬美元
中國臺灣裔:13.3萬美元
菲律賓裔:10.6萬美元
中國大陸華裔:10.3萬美元
日本裔:10萬美元
韓國裔:9.4萬美元
越南裔:8.6萬美元
全美平均:8萬美元
那些說“中國人在美國只能混底層”的人,大概要被這份數據打臉了,中國大陸移民10.3萬美元的家庭中位收入,不僅高于全美平均的8萬美元,還比不少本地白人家庭都高。
很多人不太清楚“中位數”是什么意思,先簡單解釋一下,中位數是把所有家庭按收入從低到高排列,再取排在中間那部分的家庭的收入。
中位數比平均數更能反映普通人的真實收入,因為平均值容易被很多高收入人群拉高。
舉個例子,比如十個人中有一個人年入100萬,剩下九個人每人4-5萬不等,這時候他們的平均收入是十多萬,顯然不符合常理,這時候取中位數5萬才符合常識。
所以,中位數能說明問題的關鍵:一半的人收入比這個高,一半比這個低。
所以當我們說中國人在美家庭收入中位數是10.3萬美元,這指的是普通中國家庭的真實水平,不是個別精英的光環。
這說明在美國的華人,不僅活得不差,而且整體上過著中產水準的生活。
很多人可能會問,這些人怎么做到的?為什么亞裔群體整體收入都高?
原因其實不復雜,根源就在教育。亞裔家庭普遍重視教育,在美國碩士和博士學歷的占比幾乎是全國平均的兩倍。
根據統計,亞裔在工程、信息技術、醫療、金融等高薪行業的比例都遠高于其他族裔。
這些行業要求高學歷、高技能,回報自然也更高。 在美國社會里,教育與收入高度相關,你讀的學校、學的專業、掌握的技能等等,基本上都決定了你能進入哪個階層。
哪怕語言有障礙,哪怕社會存在偏見,依然能通過努力獲得體面的生活。
這其實是美國社會的一個核心特征:它不完美,也有歧視問題,但整體仍是一個講規則的社會。
努力和能力,在這里仍然有價值。制度允許你通過學習、工作和守法去改變命運,這一點,比口頭承諾更實在。
當然,數據背后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前提——合法身份。
亞裔在美國的高收入,不是因為他們“聰明”,而是因為他們能合法地參與這套制度。
合法身份,讓你能工作、納稅、買房、貸款、積累信用,沒有身份,就沒有穩定的職業路徑,也享受不到社會保障。
再看這些數據,亞裔的家庭中位收入不僅是全美平均的1.3倍,還在不斷上升。
教育水平高、職業穩定、違法率低,這些因素讓亞裔在美國的社會地位逐漸穩固。
很多人誤以為“二等公民”指的是膚色上的區別,但在美國,真正劃分階層的不是種族,而是身份與經濟能力。
所以,當有人再說“中國人去美國只能當二等公民”的時候,其實你可以反問一句:
什么叫“二等”?
按收入看,華人家庭排在全美前列;
按教育水平看,亞裔領先全族裔;
按守法程度看,亞裔犯罪率是全美最低之一。
這樣的群體,憑什么被貼上“二等”的標簽?
當然,美國不是天堂,它有問題,有分歧,也有偏見。
但你不能否認一個事實,這是一個依然讓普通人有機會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地方。
而合法身份,就是你進入這個體系的起點。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內容了。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