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和一位已經在美國生活了一年的客戶聊了聊近況,他說了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我現在終于理解,為什么有些中國人一旦來美國之后,就不想回去了。”
這句話聽起來挺重的,但當你了解了他的故事,再看看他如今的生活狀態,其實就能理解他說的不是情緒化,也不是炫耀,而是一種深思熟慮后的感慨。
這位劉先生來自江蘇,當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廠老板,做過燈具、做過五金,收入不算特別高,但一家人衣食無憂。
最開始找到我們是因為孩子,那時候兒子剛小學2年級,太太每天圍著補習班轉,語數外三科要補,還得提前準備英語口語,班上不少家長已經在規劃國際學校或者未來出國讀書了。
他老婆其實是個挺淡定的人,但那陣子,她忽然開始頻繁跟他說:“我們是不是得做點什么?” 他們不是一拍腦門就要移民的人,劉先生說:“我們倆都不是想‘逃離’,而是想‘多一條路’。
國內能干就干,但萬一有變,總不能把孩子鎖死在一個選擇里。”他們看過很多方案,留學、買房、投資、開公司,但看來看去都覺得——要么太貴,要么太難。
后來是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我們的EB3非技術移民,也就是EW3項目。
當時看到“只要18-45歲,身體健康、無學歷要求、也不用英語考試,等八年排期,到美國履約一年體力勞動,全家就可以拿美國綠卡”的時候,他以為是段子,但他沒直接劃走,反而點了個收藏。
后來和老婆一商量,兩人居然都覺得這事不荒唐,因為就他們現在的情況而言,這反而是最現實、最穩妥的方式。
他們I-140獲批是在2015年,2023年正式登陸。八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他這八年該干嘛干嘛,生意也做,孩子也照樣升學一點沒耽誤。只是每年都在心里記著:“這事在往前推,咱不急,但得準備。” 2023年7月,他帶著老婆和孩子登陸美國,他作為主申去了北卡的雞肉加工廠報到。
說實話,干得不輕松,每天穿著防護服在冷庫流水線上切雞,剛開始連刀都拿不穩,手腕酸到睡覺會醒。 但有同批的中國工友,也有西語裔員工,語言不通就比手畫腳地學,干了三個月他說自己很快適應了。
孩子在美國上的是本地的公立學校,費用全免。他兒子剛開始聽不懂英文,第一學期成績一團糟,好在學校老師特別有耐心,還安排了語言輔導課,然后到第二學期,直接成了全班最活躍的學生之一。
他沒有在美國暴富,也沒搞什么逆襲,就是按部就班干了滿一年。現在雇主已經確認履約完成,綠卡正式到手,孩子和老婆的也一起批下來了。
他們全家剛剛搬到德州,準備換個城市生活。所以當他說“不打算回去了”,不是看不起誰,也不是貶低哪邊生活——只是他真的找到了屬于自己家庭的節奏和可能性。
其實,這也是很多客戶選擇EW3項目的真正原因。
這個項目說白了,就是美國移民法里的職業移民類別EB3,專門針對那些愿意從事基礎崗位、配合履約工作的海外申請人。
它不像留學、投資、技術移民那樣要求背景門檻,它更像是為“普通人”準備的備用通道。
只要你滿足以下條件:
年齡在18-45歲之間
身體健康、無重大傳染病
沒有犯罪記錄
愿意履行一年期的雇主工作合同
就可以通過這條路徑申請綠卡,而且是一人申請,全家受益,配偶可合法工作、孩子可上學。
唯一的“代價”就是等待時間——對于中國大陸出生的申請人來說,排期約8年左右。 但換個角度看,這8年不需要你全職準備,不影響國內生活,你可以邊干邊等,就像“慢慢分期買身份”。
客戶最擔心的問題也很現實:萬一雇主變了、機構不干了、政策變了怎么辦?
我也從來不避諱這些問題。我們從制度上保障申請流程是公開、可追蹤、可交接的;客戶在排期期間可以替換雇主重新啟動流程、律師備案號真實有效、所有官方步驟有據可查。
移民從來不是炫耀,也不是躲避,而是規劃。對劉先生來說,他來美國不是為了改變命運,而是為了在家人的命運上多加一道安全鎖。
切雞不是他的終點,而是那一年為全家換來的入場券。他說,如果能早點看到這條路,他可能還會更早做決定。
更多美國移民項目信息,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chuguo 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團隊,專業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量身定做專業的移民計劃,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