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歷史原因和時空壁壘,國人對于國外信息了解不足,總會對國外產生過厚的濾鏡,在部分機構的夸夸其談下,這份濾鏡更是不斷增厚。本文麥克斯出國為大家帶來一個年薪60萬的香港家庭,為了孩子教育移民英國,反而耽誤了孩子教育,黯然回國的故事。
一、中介洗腦,毅然移民英國
D先生的孩子原本就讀于香港名校,校內教育也屬于精英教育。D先生作為香港商業精英,年薪高達60萬港幣,但是D先生認為,國外的精英教育會比香港更加國際化、精英化,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于是,D先生和妻子做下決定,放棄國內現有的一切,移民英國。
在預備移民之前,夫妻兩人積極跟在英國的香港移民聯系,加入香港移民在英社群,咨詢各種問題。得到的反饋和答案都是:英國這邊的教育比香港要好十倍以上;英國的教育成本更低;英國的教育更具有國際化視野;一些在英的香港移民天天在群里艾特D先生夫妻兩人,發出各種英國教育高大上的資料,呼吁D先生夫妻兩人“趕快移民,不要有任何猶豫”。得到這些積極反饋之后,D先生夫妻更加信心滿滿,幻想孩子能夠成為國際精英。
D先生夫妻很快辦好了移民英國的手續,開始賣掉香港的不動產,準備開始在英國的全力打拼
孩子方面,D先生和妻子為其辦了退學手續。當時有親戚朋友以及老師還為D先生的孩子惋惜,因為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很好,屬于優秀批次。但D先生沒有任何猶豫,因為在他心目中,只有享受英國的優質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獲得完美的未來人生。就這樣,D先生夫妻帶著孩子,放棄了在香港的一切,來到英國。
二、移民限制諸多,擇校選擇困難
來到英國初期,D先生先是想讓孩子入讀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卻發現移民身份入讀學校有諸多限制。D先生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要緊,等自己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再慢慢安排孩子進私立學校。”有香港移民告訴他:在英國,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差別并不大,孩子一樣能夠得到頂級的精英教育。在英港人社群里面,許多港人也告訴D先生:英國的公立學校,教育水準比香港最好的學校都要高出幾倍,不要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些話就如同一顆定心丸,讓D先生徹底放心。他在租住房子周圍找到一所公立學校,孩子很快進校開始讀書。D先生和妻子都很滿意,覺得孩子的教育已經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接下來就是規劃自己的未來人生了。
三、教育環境混亂,校園暴力橫行
孩子在入校一周后,滿臉愁苦地告訴D先生:“自己不想讀了。”
D先生大驚失色:怎么了?這不是英國的精英學校嗎?
原來,孩子進去之后才發現,這所公立學校里面全都是來自中東難民家庭的子女:敘利亞、伊拉克、也門,還有阿富汗。這些難民子女在學校根本沒心思讀書,天天打架斗毆,有的還吸大麻。D先生的孩子就因為沒法融入這些難民子女群體,被揍過幾次。
“他們還威脅我去幫他們買大麻,不買就要天天打我。”
D先生臉都白了,立即跑到在英港人社群上咆哮:“你們騙了我,全都是騙子,為什么精英學校全是難民子女?”結果往日對他非常熱情的社群里面一反常態,沒有任何人回應。過了許久,總算有人回應了,卻是指責他歧視難民。“難道你家的孩子就高貴一些,不能跟難民孩子在一起讀書嗎?”其他人也完全沒有了當初的熱情,指責D先生沒有包容心,為何不能跟難民子女在一個學校讀書。
四、遺憾退學返港,斷絕騙子聯系
沮喪的D先生很快就讓孩子從那所公立學校退學了。這個時候在英國尋找高薪工作的希望也破滅了。在英國,許多企業根本不承認D先生的香港工作資歷,只能提供廉價工作崗位。孩子在家里無所事事呆了兩個月之后,D先生夫妻最終決定放棄在英國的移民生活,送孩子重新返回香港讀書。在離開英國之前,D先生刪掉了那個曾經對他異常熱情,后來又指責他不夠包容的在英港人社群。
信息或許永遠是蔽塞的,對一個國度的了解永遠是不夠全面的,屏幕背后熱情的人也永遠不知是善意還是惡意的。我們能做的,便是理性。移民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策,咨詢專業機構,不斷擴充自己的信息源,理性移民,才能做出不悔決策。
更多移民信息,歡迎關注麥克斯出國官方網站,為您收集整理各種移民小知識、海外生活攻略!也可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微信添加小助手:maxzixun 進行咨詢,可以免費獲得一份專屬的移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