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沿用港幣,可以說是由于多重原因導致的,其中涉及到歷史、政治和經濟等原因。港幣的使用時間也遠久于人民幣,1845年港幣由東方匯理銀行發行,至今已有非常長遠的歷史,而我國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時間為1948年,比香港發行港幣的時間晚了整整103年。香港回歸多年,為什么香港政府還一直沿用港幣呢?本文麥克斯出國為大家講解港幣的那些歷史。
1990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根據其中第五章第111條規定,港元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定貨幣,1997年后繼續流通。香港從19997年回歸, 實行一國兩制政策,規定政府可以自行發布貨幣,再加上基于對香港發展利弊的考慮,使用港幣是現狀下較為合理的選擇。其中,明文規定港幣作為香港的法定貨幣將繼續流通和自由兌換 ,外匯基金管理權和港幣發行權屬于港府 。
在當時港幣和人民幣并沒有成熟的合并條件,廢除港幣使用人民幣,會損害香港的金融體系,破壞香港的經濟發展,造成社會動蕩,不利于平穩過渡。港幣一直是允許自由兌換的,而人民幣從1950年以來一直存在嚴格的外匯管制。
那為什么,港幣會一直沿用至今呢?
首先,港府對經濟活動采取積極的不干預政策 ,這也使得香港逐漸成為世界公認的僅次于紐約和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世界主要的金融機構在香港幾乎都設有分支,截止 1993年底 ,香港共有持牌銀行 177家 ,其中外資銀行有 147家,占 85%以上。一旦廢除港幣,很容易造成外資大規模外逃,從而嚴重損害香港的經濟發展,甚至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嚴重的社會動蕩。
其次,香港作為小島開放型經濟 ,嚴重依賴于國際貿易和投資,需要港幣保持較高的國際流通性,而彼時的人民幣并不具備這個條件。
保留港幣對于中國說也是有利的。中國可以用港幣作為媒介,吸引外來投資,加深與外國企業之間的聯系,如此一來對于內地的經濟發展來說也有幫助。從1984年到1994年大陸實際引進外資累計955. 67億美元 ,其中來自香港的投資約600億美元 ,占總額的 62%以上 ,是內地最大的投資者。在當時,我國經濟正處于改革開放后逐漸發展的時期,利用港幣的國際地位和完全可自由兌換的通貨作為媒介來吸引外資,是我國建構開放型經濟的一種長期戰略措施。
目前人民幣的價值不斷凸顯,也逐漸成為世界認可的通用貨幣之一,人民幣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結算的情況也進一步出現。但在歷史發展,政策規定以及經濟需求下,港幣的繼續發行仍然有著合理的原因。隨著移動支付的不斷普及,貨幣之間的兌換問題也得到了一定解決,不論是去香港還是國外,都帶來了諸多便利。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香港的信息,或者對香港身份感興趣,歡迎撥打麥克斯出國7*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698-3225,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maxzixun 進行咨詢,還可以免費領取麥克斯出國精心錄制的《2022年香港移居指南》一份,幫助您更快更低成本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移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