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美國移民排期出來了,結果一目了然,清一色的原地踏步。后臺好幾個朋友來問我:“這是不是壞消息啊?怎么又不動?”
我都服了,你們在期待什么?每個月都能前進大半年?那才叫不正常。
其實如果你真懂美國移民系統的話,就會明白這其實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階段,很多時候不動比亂動好,原地踏步反而意味著系統還在可控范圍里。
根據美國國務院簽證中心和移民局公布的EB簽證庫存表,截至2025年9月底,中國區的EB類別案件依然堆積嚴重。
尤其是EB-2、EB-3,和大家最關心的EW3非技術類,積壓的I-485調整身份案件數量依舊龐大。
這說明什么呢?很簡單,名額沒用完,但庫存太滿。
移民局手里握著足夠多的待批案件,不需要再推進排期,系統就像倉庫,貨架已經堆滿了,即使再往里放貨,也來不及處理。
第二個原因是節奏控制。
美國職業移民的年度總配額是14萬個,按EB1到EB5比例分配,每個國家占比不超過7%,也就是大約9800張。
像中國和印度這種申請量長期過載的國家,配額一到年底就要“控節奏”。
在庫存表的“Priority Date Year”那一欄,2020到2023年的年份旁邊大多標著“D”,表示Demand,還有未清空的需求。
就說明2023財年的溢出名額還沒完全被消化,國務院在這種情況下不會貿然推進排期,因為一旦放得太快,年底可能要“倒退”,那才是所有人最怕看到的結果。
第三個原因是系統正在消化前幾個月的“搶跑”。
在2025年年中,排期曾連續三個月大幅前進,一口氣推進了200多天。這波突進讓NVC和USCIS在短時間內收到了大量補件、體檢和面談資料。
現在后臺工作人員正忙著處理這堆申請,所以11月的排期沒動,其實是系統的喘息,先把手頭的庫存消化干凈。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9月是美國財政年的結束,10月是新財年的開始。
新的簽證名額雖然理論上從10月1日起重新計算,但往往要等到11月甚至12月,數據才能在系統中完全對齊。
也就是說,現在的“原地踏步”,更多是技術層面的冷靜期。國務院和USCIS需要對賬,確定每個類別的剩余額度、各國的使用比例,才能放心地繼續發號。
所以這次11月的排期沒有任何前進,也沒有任何倒退,也沒有把名額調走去補別的類別,比如EB4或EB5。
說明整個系統的運行是平穩的,需求雖然高,但供給節奏依然可控,對申請人來說,已經是最好的消息了。
其實從庫存表也能看出,美國移民系統現在的工作邏輯變得越來越精細化。
它在控庫存、守節奏,讓積壓的案件能有序消化。國務院在放號時也變得保守,不求快,但求穩。
這種穩態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因為只要系統沒亂,后續就一定有前進的空間。
很多人每個月都盯著排期表,看那幾行日期漲不漲。其實真正的關鍵是趨勢。你要學會看全局:
庫存高企,意味著需求旺盛;
沒有倒退,說明政策穩定;
節奏被控制,代表機構還在掌握節拍。
只要這三點沒變,排期的下一次前進就只是時間問題。
對普通申請人來說,你能做的其實不多,但最重要的兩點是:
第一,保持資料更新。移民局一旦通知補件或更新體檢,要及時回應不要拖延。
第二,心態上別老想著排期到底什么時候才動。排期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個人努力能改變的,而且焦慮作用也不大,不如利用這段時間梳理家庭規劃或者財務安排,等排期一旦推進,自己能第一時間跟上節奏。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對“移民美國”感興趣,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 歡迎手動添加“小助手”微信號(mshu220),我們會安排經驗豐富的移民顧問給您做一個免費的評估,幫您找到適合自己的移民途徑。